西南大學成功選育出180天早熟油菜品種

3月14日,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委獲悉,日前西南大學油菜團隊成功選育出全生育期180天以內的耐遲播早熟油菜品種渝油342,攻克了傳統油菜品種生育期長、機械化水平低等產業瓶頸,爲我國糧油安全貢獻了重慶力量。

油菜是我國主要的油料作物,其產油量佔國產油料作物產油量的半壁江山。然而,油菜種植長期存在品種生育期長、機械化水平低等問題。因此,培育耐遲播早熟油菜種質資源,成爲解決產業發展瓶頸的關鍵。

在市農業農村委組織實施的“重慶市種業科企聯合體建設”項目支持下,西南大學油菜團隊將種業科研與產業需求相結合,通過生物育種與傳統育種技術的融合創新,多年攻關成功選育出渝油342油菜品種。

該品種由芥菜型油菜、羽衣甘藍、甘藍型油菜等經遠緣雜交、系統選育而成,不僅聚合了早熟、籽粒大、高產、適宜機械化等優點,更突出的特點是生育期縮短爲180天以內,相比長江流域生育期在200天以上的油菜品種,收穫期提前了半個月左右,有效緩解了稻油茬口矛盾,更爲農民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提高農作物複種指數創造條件。

此外,渝油342籽粒千粒重達7.11克,是一般油菜品種的2倍左右。在兩年區域試驗中,其平均畝產量超過170公斤,含油量爲42.93%,芥酸和硫苷含量均達到雙低標準。

該品種已於2023年在農業農村部完成登記,連續兩年在湖北、湖南、廣西等地參加農業農村部農技中心組織的“稻—稻—油”短生育期油菜品種篩選試驗,今年順利進入生產示範推廣環節。(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趙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