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子9成產品可協助減碳 加速產業數位轉型

臺灣西門子總裁暨執行長張合翕(Frank Grunert)27日指出,未來將深化合作夥伴關係與企業生態系,因爲單打獨鬥行不通。(圖/柳名耕攝)

德國自10年專注推動工業4.0,而西門子作爲數位雙生(Digital Twin)的科技領導者,一直是重要的推動者之一,近年來持續參與各國公司部門的數位、永續、淨零的轉型,臺灣西門子總裁暨執行長張合翕(Frank Grunert)27日指出,西門子9成的產品都可以協助企業減碳。

數位雙生(Digital Twin)是三維的虛擬模型,可以模擬物體或者系統運行的各種狀態,並透過參數、演算法、資料預測未來的可能全方位可能性,可用於預測設備故障、生產線效率以改善無效的成本支出以及提升顧客服務。

張合翕指出,目前西門子在臺灣有跟鴻海、廣達合作,以虛實整合的方式提升智慧製造的技術,鴻海透過數位平臺推動前瞻性製造技術,廣達則是以AI讓產業自動揀貨,甚至有自我學的功能,未來單一公司單打獨鬥行不通,需要結合不同公司的優點。

去年,西門子協助默克在高雄建立首個大型智慧半導體解決方案基地。運用西門子的數位雙生解決方案SIMIT,在單一模擬平臺上進行全面測試與虛擬啓動,大幅提升測試效率,加速產品上市時程。

同時,西門子爲鎿創顯示科技提供一站式平臺,無縫整合硬體與多種數位雙生軟體解決方案,實現組裝與生產前的數位模擬。作爲 MicroLED 顯示技術領域的領先者,鎿創顯示科技亟需先進的製造與精密運動控制技術,以應對生產過程中日益複雜的挑戰。

隨着臺灣產業蓬勃發展,帶動展覽活動熱潮,參展業者與觀展人次不斷攀升,也使會展場館的能源需求日益增加,西門子運用智慧建築管理平臺Desigo CC,協助南港展覽館1館打造綠色場館。

透過即時監測能源流向與能耗分析,預計可降低空調系統能耗35%。在綠色基礎建設領域,西門子也攜手中興電工展開技術合作,促進臺灣電動車充電設施的永續發展,雙方結合中興電工的氫燃料電池與西門子的電力轉換科技,打造臺灣首座BoT公私協力模式的智慧微電網運用綠能充電站。

西門子指出,電力轉換科技更可作爲AI運算與數據中心的備援電池系統,確保電力供應穩定不中斷,強化關鍵基礎設施的可靠性,過去全球及臺灣的公用事業與產業界普遍使用六氟化硫(SF6)氣體作爲電氣開關設備的絕緣介質,而該氣體對全球暖化的影響遠超過二氧化碳。

爲此,臺電在花蓮玉里變電所啓動開創性示範計劃,與西門子及維立電機合作,採用創新的Blue GIS技術,由西門子開發的潔淨氣體科技協助臺電減少營運過程中的環境負擔,進一步支持其ESG目標,提升「淨」爭力。

張合翕表示,自去年8月1日來臺上任以來,經過8個月與各界交流以及親身觀察,對臺灣未來的發展抱持樂觀的看法,而透過創新科技驅動公司在臺灣持續加速成長的軌跡。

然而,面對日益動盪的世界,必須專注於長期目標,持續優化並強化關鍵領域,首先是轉變思維,邁向碳中和;其次是擁抱科技,加速永續發展;第3點爲平衡軟硬體發展,實現虛實整合;第4點是深化合作夥伴關係與企業生態系,因爲單打獨鬥行不通;最後則是透過數位科技Supercharge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