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英國欲重啓地緣政治影響力

參考消息網3月20日報道 西班牙“世界秩序”網站3月18日刊登題爲《英國迴歸:斯塔默和烏克蘭重啓地緣政治影響力》的文章,作者是塞利婭·馬薩。全文摘編如下:

“脫歐”帶來的孤立已成爲過去。英國在烏克蘭戰爭中領導了歐洲的應對行動,併成爲跨大西洋的最佳橋樑。但英國需要在安全聯盟與歐洲貿易競爭之間取得平衡,並在接近中國的同時與美國保持良好關係。

不甘淪爲“中等強國”

斯塔默成功讓“脫歐”後被邊緣化的英國重新成爲地緣政治棋盤上的關鍵角色。倫敦再次成爲歐洲與美國之間的橋樑,而特朗普的迴歸已經撼動了國際政治。英國首相在促使特朗普與澤連斯基消除分歧並達成停火協議方面發揮關鍵作用,而美國政府目前正與莫斯科就此事進行談判。

此外,英國與法國共同領導了一支維和部隊,希望在烏克蘭部署,以便在衝突結束後對俄羅斯進行威懾。“世界需要行動,而不是空話或條件,”斯塔默上週六作爲東道主在遠程峰會上與盟友確定“現已進入實施階段”的戰略時如此強調。

在退出歐盟後,英國在世界上的角色變得模糊不清。許多人將其視爲“中等強國”。然而,這並未反映其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地位、核大國身份,以及在G7、G20、英聯邦和北約中的領導作用。最終,在威斯敏斯特的混亂、鮑里斯·約翰遜在疫情期間的輕率派對以及莉茲·特拉斯短暫任期內英鎊暴跌之後,倫敦已領導歐洲大陸承擔起自身的防禦責任。

對特朗普來說,跨大西洋關係不再以安全參數爲導向,而是以商業利益爲導向。因此,烏克蘭戰爭迫使歐洲改變戰略:合作不再是選擇而是必要。倫敦已率先行動。斯塔默認爲,如果烏克蘭達成停火協議,俄羅斯很難遵守協議。因此,他願意“將英國士兵部署到地面,飛機部署到空中”。英國計劃將國防開支從2027年佔GDP的2.3%提高到2.5%,並在未來十年提高到3%,並希望部署盟軍部隊以威懾莫斯科。

當然,要使任務成功,需要華盛頓的支持。跨大西洋裂痕在極度不穩定的時期帶來了諸多威脅。但斯塔默已成爲歐洲與美國之間的最佳橋樑,成功完成了公開支持澤連斯基而不激怒特朗普的艱鉅任務。

協調關係如走鋼絲

然而,英國重新崛起的影響力將影響其與歐盟的關係。今年5月,倫敦和布魯塞爾將重新審查2020年1月達成的“脫歐”協議。斯塔默的工黨政府——始終反對“脫歐”——希望在保守黨14年執政期間的緊張局勢後重建與歐盟的聯繫。然而,其不重新加入單一市場或關稅同盟的紅線幾乎沒有留下回旋餘地。

鮑里斯·約翰遜執政期間拒絕與歐盟27國就外交和安全政策達成任何協議。因此,當今年初計劃舉行新的峰會以審查條約時,辯論的焦點已經很明確:會有一些關於安全和防禦的內容,但主要問題將是貿易關係。然而,新的地緣政治局勢現在迫使重新審視這一腳本。

歐洲盟友必須思考如何加強一個包括歐盟成員國、英國、土耳其和挪威在內的多元化集團之間的合作。需要做出重要決定:是否讓北約從法國總統馬克龍2019年所形容的“腦死亡”中復甦。如果是,該如何做。還包括如何利用由英國領導、由北歐和波羅的海國家組成的“聯合遠征軍”等。

英國知道安全是其王牌。爲了加強與歐盟的貿易關係,它試圖論證歐洲大陸的經濟繁榮對其防禦至關重要。但布魯塞爾明確表示,單一市場的特點是商品、服務、資本和人員的自由流動。歐盟佔英國出口的40%以上和進口的50%以上。然而,美國是英國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因此斯塔默不希望與歐盟的和解危及特朗普在其特定的關稅戰中似乎願意給予英國的豁免。

因此,儘管英國可以加強與歐盟的聯繫,但實際操作更爲複雜。處理兩個在安全上是盟友、在經濟上是競爭者的關係,始終是“脫歐”帶來的關鍵挑戰。而特朗普讓事情變得更加困難。因此,斯塔默甚至可能不得不在華盛頓和布魯塞爾之間選擇優先貿易伙伴。目前,英國尚未加入歐盟27國針對特朗普對歐洲鋼鐵和鋁徵收關稅採取的報復措施。斯塔默希望通過外交手段和冷靜頭腦,使英國免於捲入貿易戰。但從長遠來看,這可能會與歐盟產生緊張關係。

特朗普也可能影響英國與中國的關係。去年11月,中英兩國領導人舉行會晤,以拉近雙邊關係並推動英國經濟,這是工黨政府的優先事項。但特朗普可能會迫使倫敦改變立場。這並非首次。

此外,倫敦希望影響印度洋-太平洋地區。去年底,英國加入了《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儘管加入CPTPP在未來十年內僅能推動英國GDP增長0.08%,但這關乎權力。英國是首個加入CPTPP的歐洲國家。儘管歐洲大陸是其首要優先事項,但它也深知印太地區在地緣政治棋盤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編譯 韓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