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美國野心引發格陵蘭島軍事化

參考消息網2月1日報道 西班牙《機密報》網站1月30日刊發題爲《法國士兵保衛格陵蘭?特朗普的願望引發格陵蘭島軍事化競賽》的文章,作者是奧斯卡·赫利斯·龐斯。摘編如下:

對丹麥來說,控制格陵蘭島及其周邊海域一直是一項艱鉅的任務。這個北歐國家雖然負責維護這個北極地區島嶼的安全和防衛,但到目前爲止它的軍事能力仍然有限,這在北約安全中被視作一個“漏洞”。然而,地緣政治關注度的提升和美國總統特朗普聲稱要吞併格陵蘭島的野心,引發了一場將這個島嶼軍事化的競賽。

這場競賽已經達到了之前難以想象的地步。法國外交部長讓-諾埃爾·巴羅本週在接受法國南方電臺採訪時表示,“如果我們的安全利益受到威脅”,法國不排除向格陵蘭島派兵的可能性。根據巴羅的說法,丹麥已經討論了向該島部署歐洲軍事力量的可能性,但排除了立即採取相關行動的可能。他表示,丹麥“並不希望這樣做”。

丹麥目前正在採取其他途徑,最主要的是宣佈了一項總額146億丹麥克朗(約合20億美元)的最新防務計劃,旨在加強包含格陵蘭島在內的北極和北大西洋地區的防務安全。

丹麥國防大臣特勒爾斯·倫·波爾森說,加強格陵蘭島的軍事化將需要動用公共預算,國防開支有可能達到丹麥國內生產總值的4%。

在特朗普最近關於格陵蘭島的講話中,他嘲笑丹麥政府“想用兩個新的狗拉雪橇來保衛格陵蘭島”,從而質疑這個北歐國家維護西方在該地區安全和利益的能力,進而證明美國對格陵蘭島的興趣是合理的。

丹麥國防大臣波爾森確實曾多次承認,長期以來,丹麥政府忽視了對這片廣袤的北極地區的防務。波爾森說:“多年來,我們一直忽視對艦船和飛機的必要投資,而這些艦船和飛機將有助於保衛我們的領土,這正是我們現在正在努力糾正的問題。”

丹麥目前用來巡邏格陵蘭島海岸線的4艘“忒提斯”號護衛艦已經有35年的服役歷史,根據丹麥廣播公司的報道,這些護衛艦“不符合北約認定的軍艦要求”。由該廣播公司公佈的一份報告指出,近年來,這些負責格陵蘭島巡邏任務的護衛艦甚至都不具備開火的能力,因爲艦上並不攜帶精確打擊軟件。

哈得孫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莉澤洛特·奧德高表示,俄羅斯已經在北極地區大規模地武裝自己,“從東部的白令海峽到西部的科拉半島,俄羅斯在過去10年翻修了蘇聯時期的軍事基地,建造了新的掩體,擴建了飛機跑道,現在俄羅斯的米格-31戰鬥機可以在北極圈飛行”。奧德高還說,俄羅斯仍保持着10艘現役核動力破冰船,這是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最大數量。

奧德高還強調,美國有幾架偵察機和戰鬥機在挪威和冰島執行任務,“但現在沒有一個北約國家能夠探測到冰下的俄羅斯潛艇”。所有北約國家都忽視了重新武裝,而且很晚才意識到北約在北極地區的防務存在嚴重漏洞。

儘管丹麥計劃加強在格陵蘭島的防務,但分析人士對該國增加國防開支的規模能否說服美國總統放棄控制格陵蘭島的野心表示懷疑。分析人士菲利普·霍哈爾說:“丹麥增加防務投資成爲近來丹麥首相弗雷澤裡克森與特朗普通話時使用的一個理由,但這並沒有說服特朗普。這些年來美國已經大幅減少了在格陵蘭島上的軍事存在,現在只保留了皮圖菲克太空基地。”

霍哈爾還認爲,在北約的保護傘下,憑藉美國和丹麥之間目前簽訂的防務協議,“美國有可能已經擴大了在格陵蘭島的軍事存在,因此如果特朗普希望的是在北極地區建立更多的基地、部署更多的軍事硬件和更多的士兵,丹麥很可能會允許”。(編譯/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