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親自說明十五五規劃起草過程 15部分、3大板塊有港澳臺工作

▲中共四中全會上週23日閉幕,依照慣例5天后公佈「十五五」規劃建議全文。(圖/翻攝 新華社)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大陸四中全會上週23日閉幕,官媒《新華社》於今(27日)發佈最新《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全文。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今字說明起草說明制定過程。他指出,親自擔任文件起草組組長,全面闡述《建議》的形成過程、主要考量與核心內容,指出「十五五」規劃是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承前啓後的關鍵五年,對實現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建議》共15部分、三大板塊包含港澳臺工作。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今(27日)也代表中央政治局,向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針對《建議》起草說明制定過程,全面闡述《建議》形成過程、主要考量與核心內容,指出「十五五」規劃是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承前啓後的關鍵時期,對於實現2035年基本現代化目標具有「重大而深遠意義」。

習近平首先指出,第一點《建議》稿起草過程。制定中長期規劃指導經濟社會發展,是黨治國理政的一種重要方式。「十四五」規劃將於今年完成,需要研究制定「十五五」規劃。研究制定好「十五五」規劃,對於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爲如期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具有重大意義。

習近平表示,「今年1月,中央政治局決定,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十五五』規劃建議,成立文件起草組,由我擔任組長,李強、王滬寧、蔡奇、丁薛祥同志擔任副組長,有關部門和地方負責同志參加,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領導下承擔《建議》稿起草工作。

習近平繼續指出,2月11日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正式展開起草工作。黨中央把「發揚民主、集思廣益」貫穿文件起草全程,深入調研、廣泛聽取意見。1月22日發佈徵求意見通知,向黨內外廣泛徵求建議;2月下旬組成6個調研組赴12省區市開展專題調研;同步部署35項重點課題研究; 4月30日我在上海主持召開座談會,並委託李強主持經濟界、科技界、基層代表3場座談;我們還開展了網上徵求意見活動,收到留言300多萬條,有關方面從中整理出1500多條建議。8月4日,《建議》稿下發黨內一定範圍徵求意見,包括徵求黨內部分老同志意見,還專門聽取了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意見。

習近平說,從徵求意見情況看,各地區各部門對《建議》稿給予充分肯定。各方面提出了許多好的意見和建議。文件起草組逐條分析,做到能吸收的儘量吸收,對《建議》稿增寫、改寫、精簡文字共計218處,覆蓋各方面意見和建議452條。 《建議》稿起草期間,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3次會議、中央政治局召開2次會議進行審議、修改,形成了提交這次全會審議的《建議》稿。 他強調,「可以說,這次文件起草工作,是發揚黨內民主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又一次生動實踐。」

習近平指出,第二起草《建議》稿的主要考慮和《建議》稿的基本內容 《建議》稿起草的總體考慮。是依據黨的二十大「兩步走」戰略安排,準確把握「十五五」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的承前啓後地位。要堅持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從「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定位出發,系統謀劃發展思路;同時強調統籌「五位一體」總體佈局與「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推動改革、開放、創新協同發展。

習近平稱,《建議》共15部分、三大板塊,涵蓋經濟、科技、社會、民生、安全、國防及港澳臺工作等領域,全面部署「十五五」時期的發展藍圖。其中,第三板塊包括第十五部分和結束語,主要部署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港澳臺工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充分調動全社會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等任務。

▲大陸官媒釋出習近平親自說明十五五規劃起草過程,《建議》有15部分、3大板塊有港澳臺工作。(圖/翻攝 央視)

習近平也強調,第三需要說明的幾個重點問題。「《建議》稿提出了一些重要觀點和重大舉措。這裡,就其中幾個重點問題作簡要說明。」

第三點以下整理共有七項重點:

(一)關於「十五五」時期的重要地位

十五五」是從良好開局邁向全面現代化的「關鍵五年」,要抓住時間窗口,在全球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確保基本實現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十四五」時期是第一個五年,已經打下堅實基礎,實現良好開局。「十五五」時期是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制定和實施好「十五五」規劃,就能爲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二)關於「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建議》明確「經濟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全要素生產率穩步提升」,並提出居民收入與經濟同步增長、中等收入羣體持續擴大、消費率明顯提高,強調以內需爲主導的新成長模式。科學設定發展目標,對制定和實施好五年規劃至關重要。

(三)關於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爲主題

延續「十四五」思路,繼續以高品質發展爲主軸,要求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發展新質生產力。文件提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防止地方「一哄而上」。

(四)關於做強國內大循環、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

《建議》稿突出做強國內大循環,對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出部署,強調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堅持惠民生和促消費、投資於物和投資於人緊密結合,大力提振消費,擴大有效投資,堅決破除阻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強調充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加快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提升宏觀經濟治理效能。

(五)關於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

文件提出促進高品質充分就業、優化收入分配、建設健康中國、推動教育公平、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並以區域協調與鄉村振興縮小城鄉差距,推動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六)關於統籌發展和安全。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未來5年,我國各種不確定難預料的風險因素將明顯增多,統籌發展和安全任務更加艱鉅。《建議》稿圍繞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提出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加強重點領域國家安全能力建設,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圍繞高質量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提出加快先進戰鬥力建設,推進軍事治理現代化,鞏固提高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

(七)關於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建議》稿着眼提高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水平,強調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機制;持續用黨的創新理論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堅持正確用人導向,完善幹部考覈評價機制;統籌推進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建設;鍥而不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堅決打好反腐敗鬥爭攻堅戰、持久戰、總體戰。

習近平最後指出,審議通過「十五五」規劃《建議》,是這次全會的主要任務。「大家要認真思考、深入討論,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共同把這次全會開好、把《建議》稿修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