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俄力挺普丁 爲陸聯歐抗美的努力蒙上陰影
美媒認爲,在拉攏歐洲對抗美國與力挺普丁之間,中國很難兩邊兼顧並取得平衡。(圖/路透)
在川普動搖美國的盟友關係、築起關稅高牆引發全球經濟動盪,從而給世界注入混亂之際,中國試圖向世界推銷其一貫的信息:中國將是動盪時期維護全球穩定的力量。但隨着習近平本週前往莫斯科與普丁會談,這個說教更難讓人接受,在拉攏歐洲對抗美國與力挺普丁之間,中國很難兩邊兼顧並取得平衡。
《紐約時報》報導指出,近日莫斯科舉行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閱兵式上,普丁將把習近平奉爲上賓,習近平則想利用這個紀念日場合對抗美國的霸道行徑。但他與普丁一起出現在紅場時,將不可避免地提醒世界:中國持續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這場戰爭已持續3年多,造成了數十萬人死亡,更顛覆了歐洲的安全。
報導說,另一方面爲了與美國打一場持久的貿易戰,中國正在試圖修復與歐洲的關係。但在外界看來,習近平訪問俄羅斯會削弱中國拉攏歐洲的努力。美國和中國的官員本週末將在瑞士舉行首次貿易談判,由於貿易戰可能曠日廢時,中國需要歐洲的龐大市場,爲原本出口美國的商品尋找新出路。
令許多歐洲人遺憾的是,「習近平與普丁一起出現在莫斯科將是對歐洲的一個赤裸裸的提醒:中俄關系如此密切,可能有朝一日對北約東翼構成威脅,」榮鼎諮詢公司的高級顧問諾亞.巴金如此說,他也是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柏林分會的客座高級研究員。
報導分析稱,中共長期以來一直試圖拉攏歐盟的富裕國家,但人權問題、中國電動汽車傾銷與貿易失衡一直是雙方改善關係的障礙,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中共又對俄羅斯提供外交和經濟支持。最近,由於川普對歐洲的敵對態度已在美歐間引發裂痕,中共想借機緩和與歐盟的關係,並希望重啓停滯的投資協定談判,但歐盟似乎對此缺乏熱情。
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中國外交政策專家阿里恰.巴丘爾斯卡說,習近平正在試圖進行「高風險的外交平衡」,希望利用歐盟內部的分歧來同時討好俄羅斯與歐盟。但在北京舉行的慶祝歐盟與中國建交50週年的招待會上,歐盟駐中國大使豪爾赫.托萊多發言時尖銳地指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讓歐盟27個成員國肩負了極沉重的壓力,「歐盟將與烏克蘭站在一起,無論付出什麼代價,無論需要多長時間。」
報導指出,沒有哪個外國領導人比習近平在這場戰爭中爲普丁提供了更大幫助。儘管習近平想把歐洲爭取過來,但他與普丁的關係仍是首要的,他把對俄關係視爲制衡美國的關鍵力量。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主任亞歷山大.加布耶夫說,習近平與普丁並肩而站釋放三重信號:他擁有的政治籌碼、他押對了寶、他的受衆在中國大陸和全球南方(發展中國家)。
在過去十年裡,普丁與習近平數十次舉行會面,他們頻繁強調兩國關係穩定、持久且具有長期性。華盛頓史汀生中心中國項目主任孫韻說,「最重要的是向美國發出信號,表明中俄兩國有牢不可破的紐帶。」現在美國爲結束烏克蘭戰爭的努力已陷入僵局,「有更多東西可以激勵中俄展現兩國結盟牢不可破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