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始祖」劉福助重返舞臺 誓言永不退休

記者葉文正/臺北報導

第36屆傳藝金曲獎將於今晚在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盛大登場。今年以「代」爲主題,凝聚跨世代藝術能量,從語言、音樂到肢體表現,全面展現傳統藝術的創新面貌。由郎祖筠擔任總導演的四大表演節目完成最後彩排,舞臺上不僅有熟悉的歌聲與戲曲身影,也有新世代創作者的活力與創意,令現場工作人員都直呼「明天一定會很精彩!」

▲劉福助(左)與郎祖筠。(圖/三立提供)

自稱「永遠57歲」的劉福助,這次參加傳藝金曲獎的開場演出,他表示因爲總導演郎祖筠的爸爸是自己以前在臺視的老朋友,所以一收到郎祖筠的邀約就二話不說的答應了。而這次演出他用勸世歌加上講古的方式開場,雖然臺詞不少但也難不倒他,「臺詞很連貫,所以很好記」。這次搭配他演出的臺灣特技團的年輕團員,劉福助笑說自己跟他們團員的阿公那輩都熟識,看到他們的演出也讚美「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一定要好好爲他們鼓勵。

▲劉福助不退休。(圖/三立提供)

看起來身體非常硬朗的劉福助聊到他的養生之道:「平時會拉拉筋、在家吃全素,偶爾出門才吃葷,個性樂觀很重要。」劉福助笑說自己在演藝圈的工作是「不退不休」,目前有仍有持續接商演和電視演出,「戲劇很辛苦我都不敢碰,上節目就專心唱歌不聊八卦,雖然我知道的很多,但我就是儘量不論人長短。」他開玩笑說:我不會「封麥」啦!我連作夢都在唱歌。談到江蕙的演唱會,他表示江蕙有寄票給他,他也有去看,對江蕙的演出他只有三個字形容「很用心」。

▲劉福助的演出仍很搶眼。(圖/三立提供)

彩排一開始,〈大樹下〉率先登場,融合臺灣民謠、魔術、特技與京劇等多重元素,打造視覺與聽覺並重的文化盛宴。劉福助以「講古阿公」的形象緩緩走上舞臺,帶着觀衆穿越時光,重溫臺灣的情感與故事。他用大家熟悉的「勸世歌」開場,歌聲渾厚溫暖,緊接着穿插各種臺灣俗語與生活趣談,語句間蘊含智慧與幽默。

多年未在大型舞臺亮相的劉福助,此次應郎祖筠之邀復出,他笑言:「這次不會饒舌,雖有劇本,但我會用自己講古的方式演出。」臺上,他與歌手賴銘偉、幻術大仙、臺灣特技團、戲曲學院歌仔戲系、復興京劇團,以及廣澤宮官將首同臺互動,把廟會熱鬧、酬神戲的華麗與人情味搬上舞臺,讓節目充滿濃厚的臺灣味。

第二段節目由羅惠真、米莎、顏雅娟與阿布絲・塔娜比瑪聯手,將歌劇、京劇、原住民古調與客家山歌融合,形成跨文化的音樂對話。彩排時,四人站成弧形,歌聲一波波交疊,時而高亢激昂,時而低吟細語,彷彿在訴說不同族羣的歷史記憶與情感。羅惠真表示:「雖然彼此的音樂語言不同,但我們找到共同的節奏,像是和不同世代的朋友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