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如何「安全保障」烏?紐時:或派3種部隊防俄入侵
歐洲國家正致力於提供烏克蘭「安全保障」,《紐約時報》指出,所謂的安全保障可能以維和部隊等3種部隊呈現。畫面爲烏克蘭新兵資料照。(美聯社)
歐洲國家正致力於提供烏克蘭「安全保障」,以在俄烏停戰後,恫嚇俄羅斯再度入侵,《紐約時報》指出,所謂的安全保障可能以3種部隊呈現,包括維和部隊、絆索部隊及觀察員部隊。
針對俄烏停戰後,西方盟國如何提供基輔安全保障,避免烏克蘭再度遭到俄軍入侵,包括歐洲國家在內等約30國已討論組成「志願者聯盟」(Coalition of the Willing)協助烏克蘭,《紐約時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尚未承諾派遣美軍赴烏,不過英國首相施凱爾已提議打造一支由「志願者聯盟」組成的部隊駐紮烏克蘭,但目前外界對這支部隊的細節所知不多。
軍事官員指出,這支部隊以什麼形式呈現,影響重大。
第一種形式可能是全面部署有武裝的「維和部隊」來補充烏克蘭軍隊,這支維和部隊的目標僅爲防禦性質,目的是讓莫斯科思考,是否要讓北約國家士兵爆發衝突,以威懾俄羅斯。但這支部隊的問題在於,若要達到有效的威懾力量,必須部署數萬名士兵。
第二種形式是軍隊規模小得多的「絆索部隊」(tripwire force),這支部隊恐無法進行太多防禦行動,但目的是讓俄羅斯在重新展開入侵前,猶豫是否要冒險殺害烏克蘭以外的歐洲人。這個選項尚未經過驗證,可能是一場豪賭。
第三種形式是籌組觀察員部隊,這支部隊的規模可能小到只有數百人,任務是通報可能來襲的軍事行動,但衛星及地面攝影機也能達成這類任務,而且觀察員部隊的規模也不足以進行防禦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