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魔獸東方完美,2005年唯一可以抗衡魔獸的國產遊戲
2005年堪稱中國網遊史的黃金元年,一場席捲行業的“諸神之戰”在此拉開帷幕。
歐美史詩級大作《魔獸世界》攜全球千萬玩家的期待叩開中國市場大門,掀起MMO網遊的爆發式浪潮;韓國引進的《勁舞團》以潮流舞步席捲網吧,用音舞玩法重構年輕羣體的社交圖景;當然,還有一批承載着本土創新野心的國產遊戲亦在這一年破繭而出。
在那個“無魔獸不MMO”的宣傳狂歡時代,無數國產遊戲高舉對標大旗,卻大多淪爲借勢引流的營銷話術。而在那個時候真正能在玩家心中與魔獸形成東西對峙之勢的,在筆者看來,唯有完美時空的《完美世界》。
彼時網遊圈流傳着一句經典論斷:“西方魔獸,東方完美”,這句看似對仗的評語,也可以展現玩家對於《完美世界》的超高評價,那一年的《完美世界》也成了國產網遊最能鎮得住場子的存在。
今天,就讓我們乘坐時光機,追溯那波瀾起伏的“東西”之爭。
“全華班”的野望
老規矩,在聊《完美世界》世界之前,我們把時間線往前提,先聊聊遊戲的締造者“祖龍工作室”的誕生。
1996年,中國接入互聯網的兩年後,國內開始出現第一批自研遊戲,受制於硬件設備與技術壁壘,遊戲畫面尚停留在像素拼貼的粗糙2D畫面階段,3D遊戲開發更是近乎天方夜譚。
在這一年,幾個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清華學子出於對遊戲和3D技術的興趣,成立了一個遊戲興趣小組,打算自己開發做遊戲,而這就是“祖龍工作室”的前身。
隨着興趣小組內遊戲製作推進,急需資金來支持開發,於是組內成員開始尋找投資商。不久後,他們找到了同爲清華畢業的學長“池宇峰”。
此時的池宇峰是“北京金洪恩電腦有限公司”的CEO,這家公司的最初方向做教育軟件的開發,旗下的“開天闢地”軟件,或許有些老玩家有聽說過。
當時的池宇峰並沒有看上游戲業務,但看到3D演示後很受震撼,這在當時絕對是全國領先的技術,於是,他給了這個初創團隊20萬的初始資金。
剛畢業的學生由於缺乏項目管理經驗,錢花完了,項目卻沒多大進展,在經過一番商討後,興趣小組決定直接加入洪恩教育。
1997年,池宇峰專門爲興趣小組成立了一個遊戲部門,“祖龍工作室”正式成立。
當時工作室成員一共11人,全部是來自清華的學子,這樣的“全華班”配置,放在那時的遊戲圈都是非常炸裂的。
同年,祖龍工作室着手開發亞洲第一款全三維即時戰略遊戲--《自由與榮耀》。
1999年10月,《自由與榮耀》上市,在短短兩週內攀升至連邦軟件(代理銷售遊戲)排行榜第六名。
與此同時,《自由與榮耀》引起了海外媒體的密切關注,日本最權威的遊戲雜誌《LOGIN》撰文,稱“《自由與榮耀》絕對是體現中國電腦遊戲業最高製作水平的遊戲”。
做適合國人玩的網遊
2001年,洪恩集團啓動業務戰略調整,將旗下祖龍工作室獨立拆分,正式成立歡樂億派科技有限公司(洪恩控股)。
在接下來的兩年裡,歡樂億派陸續推出了《自由與榮耀2》《大秦悍將》《抗日·血戰上海灘》等單機遊戲作品。這些融合了工業科幻與歷史戰爭題材的遊戲,憑藉紮實的玩法設計以及出色的3D技術表現力,贏得了業界的廣泛好評與認可。
遺憾的是,受限於當時的市場環境,國民消費能力普遍偏低與盜版遊戲的泛濫成災,正版單機遊戲的銷量始終難以突破瓶頸。
也正是面對單機市場的“薄利”,祖龍工作室將目光轉向了蓬勃發展的網遊市場。
在此時,網遊市場以韓國遊戲最爲精良,像《熱血傳奇》《奇蹟MU》等韓遊輸華產品在國內獲得了很大的聲量。
抱着知己知彼的想法,2003年,池宇峰前往韓國考察了一圈,訪問了一間在當時被稱爲“國際一流”的遊戲開發公司。
在參觀一圈後,池宇峰迴國信心百倍:“世界一流也不過如此,我有信心,完全可以研發出更適合中國人玩的網絡遊戲!”
於是,在2004年,池宇峰將歡樂億派中祖龍工作室的原班人馬悉數召回,並同幾位IT業內人士合資,創立了北京完美時空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準備向網絡遊戲產業開疆拓土。
完美時空創立初期僅是工作室規模的微型企業,團隊中僅有一人具備有限的網遊經驗。彼時國內遊戲市場尚處於單機向網遊轉型的萌芽期,單機遊戲的研發邏輯難以直接復刻——網遊的人物成長體系、飾品經濟系統、裝備數值平衡等設計邏輯,與單機完全是兩個維度的命題。
更具挑戰的是,創始人池宇峰自項目啓動之初便確立了“打造3D網遊”的目標。在那個年代,市場上唯一成熟的3D網絡遊戲範本只有《魔獸世界》。這意味着團隊不僅要攻克引擎技術上的重重難關,還必須在缺乏本土成功經驗可供借鑑的情況下,逐步探索和構建3D網遊的核心玩法與系統架構。
在長達兩年的開發過程中,項目經歷了諸多波折。團隊規模不斷擴充,但也有人因對前景感到悲觀而選擇離開。甚至在遊戲於2005年正式上線前的幾個月,仍有高管因極度不看好項目而中途退出。
最差的時候,公司賬面上只剩大約10萬塊,上百人的製作團隊都快發不起工資了,如果遊戲失敗了,池宇峰將要面臨破產的風險。
幸運的是,隨着祖龍工作室在網遊領域的發力,完美時空迎來了自己的曙光,而在其中取得承上啓下的關鍵遊戲正是《完美世界》。
在當時,《完美世界》研發投入超過3000萬元人民幣,這本是可以大肆宣傳的“大手筆”,然而完美時空選擇埋頭開發,直到遊戲問世前期,才大搞宣發。
劉亦菲代理的完美世界
自出道以來,接連拍攝了《仙劍奇俠傳》《天龍八部》等作品的劉亦菲以清麗脫俗的外貌成爲衆多觀衆心中的“宅男女神”。
當《完美世界》網遊進入宣發期時,完美時空率先拋出重磅懸念——章子怡、劉濤、劉亦菲、張柏芝、李冰冰五位一線女星進入代言候選名單,這波“明星矩陣”煙霧彈迅速點燃市場期待。
最終,“神仙姐姐”劉亦菲憑藉與生俱來的靈動氣質脫穎而出,以獨家代言人身份牽手這款現象級網遊。
簽約後,完美時空爲劉亦菲量身定製系列遊戲角色COS大片,其中羽靈與女法師兩款造型的寫真隨18家頭部遊戲雜誌同步上市。
(劉亦菲COSPLAY羽靈)
當載有COS照的雜誌上架後,即刻掀起粉絲與玩家的收藏狂潮。因照片以隨機附贈形式發放,限量稀缺性催生出“搶購”現象,書報亭前粉絲爭相掃貨,尤其是身披流光羽翼、聖潔靈動的羽靈造型照,更因仙氣爆棚的視覺衝擊力成爲“搶手貨”。
《完美世界》的這波宣發,也成爲網遊營銷中“明星效應+稀缺營銷”的經典範例。
(劉亦菲COSPLAY人族法師)
不知道,當年大家是否爲了收集“羽靈”而參與到雜誌的搶購呢?
西方魔獸,東方完美
《完美世界》2005年11月25日正式公測,這個時間比起《魔獸世界》,晚了半年。
雖說《完美世界》不是國內第一家3D遊戲,但卻是技術最爲成熟的遊戲,放在那個年代,也是創新性最強畫面質量最優的遊戲。
例如,《完美世界》作爲國內網遊史上率先實現“無縫大地圖+開放世界”的標杆作品,整個遊戲僅以一張完整大地圖構建虛擬世界。
其戰鬥體系更開創“陸海空三維作戰”的先河,儘管受限於當年技術條件,空戰的操作邏輯與海戰的場景細節略顯粗糙,但這種將開放世界探索與多維度戰鬥深度融合的設計理念,即便放在當下也極具前瞻性。
又比如,當年多數網遊社交停留在聊天及幫派結義等平臺搭建,《完美世界》率先以“相依相偎”功能突破框架,實現人物行爲上的交互。這一設計影響後來網遊雙人騎乘、輕功等交互,當年公主抱跑的場景令玩家驚詫。對於許多難以適應《魔獸世界》角色造型的年輕玩家來說,這款遊戲無疑成爲了他們的歸屬。
遊戲公測首日,就獲得8萬人同時在線的好成績,一個月後,這個數字突破了20萬,兩個月後,同時在線人數更是突破了30萬,刷新了當時國產3D網遊同時在線人數的紀錄!
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整個行業盛傳出那句話:西方魔獸,東方完美。
客觀來說,在副本機制、職業平衡設計、操作的絲滑程度不及魔獸成熟,但在同期多數國產遊戲還在2D領域徘徊不前的時候,它已憑藉自主研發的3D引擎,將《山海經》中的東方幻想元素,第一次以立體化的交互體驗呈現在玩家眼前。
在“歐美大作主導、國產遊戲代工”的2005年,《完美世界》以技術自研與文化自信撕開了一道突破口,使得“西方魔獸,東方完美”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成爲2005年網遊市場最富象徵意義的時代註腳。
承上啓下的完美世界
前文說到,《完美世界》於完美時空這家公司,是有一種承上啓下的關鍵作用。
一方面,作爲祖龍工作室進軍網遊領域的首款作品,它承載團隊在單機時代積累的美術功底與開發經驗。
另一方面,《完美世界》的商業成功更形成“玩法基因庫”,完美時空後續的諸多網遊,皆是將該基因不斷融合到了旗下多款的免費MMORPG中。
2006年,完美時空推出了第二款遊戲《武林外傳》,在熱門電視劇的加持下,遊戲上線一個月在線人數就突破30萬,這也是公司首次嘗試影遊聯動。
2007年,完美時空推出了公司史上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產品《誅仙》,這款產品不僅是當年整個中國網遊界最有影響力的作品,迄今依然是完美世界的營收擔當。
這種“成功範式複製”既催生了現象級產品,但也因市場迭代面臨創新瓶頸,在往後的網遊產品,就屢屢遭到玩家的詬病。
2007年7月26日,完美時空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爲資本市場的新貴。曾經自己送上門的祖龍工作室,無疑是最大的功臣,完美時空旗下的諸多熱門端遊,都是出自其手。
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對祖龍工作室的深度依賴埋下隱患。
2015年祖龍團隊獨立運營時,大量研發骨幹的流失直接導致完美時空陷入研發斷層,讓曾領跑國產網遊的行業巨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逐漸失去先機。
結語:
回望來時路,同在2005年上市的遊戲,《魔獸世界》引領MMORPG網遊發展20年,而《完美世界》在國產免費網遊的潮流下,隨波逐流推出免費模式、引入氪金道具,並在後續大量同質化網遊的影響下,未能保持高光,屬實讓人遺憾。
但這並不妨礙,在那一年,有這樣一款遊戲站出來,支撐起國產自研遊戲的脊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