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科研人員開發出可化學調控的人工神經 爲腦機接口開發提供新思路

每經AI快訊,據“西安發佈”微信公衆號消息,西安交大馬偉教授團隊開發出可化學調控的人工神經,研究成果在《自然-電子》發表。該研究爲腦機接口開發和各類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提供新思路。具體而言,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種新型具有梯度雙連續結構(GIBS)的垂直有機電化學晶體管(v-OECT)器件,構築了生物相容性好、可化學調控的高性能人工神經。人工神經是用於臨牀神經修復和腦機接口的重要技術,需要具備能夠放大、記憶、整合、傳遞生物體內微弱且高頻的信號(高達1千赫茲、低於50毫伏)的能力。這要求人工神經同時具備快速響應、高放大能力和良好生物相容性,並實現感知-處理-記憶功能的一體化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