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端午假期效應減退...財新6月服務業PMI降至50.6

大陸受五一、端午假期效應減退等因素影響,6月大陸服務業擴張速度放緩。圖爲常寧市塔山瑤族鄉西江村的民宿工作人員整理牀鋪。(圖/取自新華社)

大陸受五一連假和端午假期效應減退等因素影響,6月大陸服務業擴張速度放緩。7月3日公佈的6月財新中國通用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服務業PMI)錄得50.6,較5月回落0.5個百分點,景氣度在擴張區間下行至2024年4季度以來最低。

財新網報導,從分項數據看,6月服務業需求放緩,新訂單指數在擴張區間回落,或主要受五一連假及端午假期效應減退的影響。海外市況惡化,旅遊活動減少,當月新出口訂單指數在收縮區間下降,創2023年以來新低。

在5月短暫擴張後,6月服務業就業再現收縮,就業指數落至略低於榮枯線位置,反映企業用工趨於謹慎。新訂單增加但人手減少,積壓業務量指數升至近1年來高點。

服務業總體價格仍然低迷。6月投入品價格指數在擴張區間降至近3個月低點,其中原料和能源價格繼續上升,企業通過降薪等方式控制用工成本;在競爭加劇的市場環境中,企業被迫降價促銷,當月銷售價格指數在收縮區間,降至2022年5月以來最低。

先前財新公佈6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爲50.4,高於5月2.1個百分點,重回臨界點以上。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表示,6月製造業生產擴張幅度大於服務業,就業繼續下降,企業平均成本基本穩定,但銷售價格指數降至逾2年來新低,企業盈利壓力較大。隨着此前相關政策組合效應的持續釋放,穩經濟效果顯現,國民經濟整體運行平穩,市場景氣度逐步恢復。

不過他也指出,目前外部環境依然嚴峻複雜,不確定因素增多,內部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未得到根本扭轉。近期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出現分化,部分門類消費超預期增長,工業生產和投資增長動能則轉弱,市場主體樂觀預期仍有不足。當前相關激勵政策,對短期消費或有透支,長期消費勢能的培育重點仍在保就業、穩預期、增收入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