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薪假再創高8,505人 製造業最慘…居全體人數95%

面對無薪假,我們該如何自救?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

勞動部1日公佈減班休息(無薪假)企業計398家、8,505人。上一期9月16日公佈實施企業計333家、7,334人。本次增加65家、1,171人,總體人數較前一期增加2,471人平緩許多,不過仍攀上一年半新高。此外製造業最受衝擊,減班休息8,070人,佔全體人數95%。(延伸閱讀:製造業失業勞工注意 勞動部「勞工就業通計劃」啓動)

勞動部說明,減班休息通報還是以製造業爲主軸。398家制造業之中,減班休息有327家、8,070人,佔全體減班休息人數95%。製造業之中,以金屬機電工業最多;而金屬機電工業之中,佔最多的是機械設備製造業,有145家、3,559人。

勞動部表示,通報減班休息的企業,有九成是50人以下;另規模比較大、100人以上的企業,有19家、2,980人,佔了全體人數35%。本期有兩家新通報的廠商,規模100人以上,其中一家是製作汽車零件,通報183人,月休三天;另一家是製作運輸零件,通報341人,月休八天。

受美國關稅影響 減班休息

勞動部解釋,上述兩家廠商是受美國關稅影響,而實施減班休息,他們客戶的訂單還在持續觀望,目前先調整人力。整體而言,廠商通報受美國關稅影響,而實施減班休息,有310家、7,755人,大約佔全體人數8,505人的九成。

勞動部提到,從美國提出對等關稅4月初到現在,減班休息的成長人數增加,還是集中在製造業。內需型的產業,基本上成長幅度沒有像製造業這麼明顯,甚至有微幅減少的狀況。

勞動部表示,本期另有16家企業,均爲製造業,減班休息屆期不再實施或提前終止,有573名員工恢復原本工時。其中,有12家是因爲實施到9月30日爲止,廠商評估認爲沒有再往後延的需要。另外4家因爲訂單回穩,原本預計實施到11月,就提前終止了。

勞動部提到,以縣市分佈來看,臺中市117家、2,598人,是所有縣市之中最多的。其次是臺南55家、1,328人;第三是桃園、新北市,同樣都是53家,桃園978人、新北412人。另外,花蓮災區通報2家、11人,其實是延續的之前情況,未因風災而增加人數。

勞動部指出,有些實施減班休息的廠商表達,因爲政府祭出強化版僱用安定措施,因此廠商在人力調整的多種方式之下,選擇採取減班休息。減班休息人數之中,八成以上員工適用僱用安定措施。勞動部另外還有提供再訓練的計劃。

勞動部說明,目前通報減班休息的勞工朋友,有73.6%的企業(293家)爲適用僱用安定措施的產業,有八成以上(83.6%,7,106人)員工可以申請薪資差額補貼。也就是說,員工在僱主發放不低於最低工資的薪資保障外,另外還有勞動部發給七成薪資差額補貼,支持勞工經濟生活。

勞動部補充,若是通報減班休息的勞工朋友,非屬僱用安定措施之業別,也有訓練津貼可以申請,勞工利用減班的時間來參加勞動部訓練,就可以請領每小時190元的訓練津貼,在薪資差額內,最高每月可領1萬7,210元。

勞動部強調,事業單位通報減班休息,就是爲了避免僱主直接資遣解僱勞工,也能夠讓勞工面臨的失業風險降低。勞動部推出安定就業相關措施,確保「每一位」通報減班休息的勞工朋友,都有管道申請津貼或補貼,不被漏接。

勞動部提醒,減班休息不是無薪假,對於按月計酬的全時勞工,每月工資仍不得低於最低工資新臺幣28,590元,實施減班休息的事業單位,勞、健保也必須替勞工投保,勞退也應爲勞工提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