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薪假家數、人數增溫 受美國關稅影響有1,417人 佔比44%

勞動部16日公佈,本期截至7月中旬,實施減班休息(無薪假)企業共179家、3,196人,寫六個月以來新高。 聯合報系資料照

勞動部昨(16)日公佈,本期截至7月中旬,實施減班休息(無薪假)企業共179家、3,196人,寫六個月以來新高,較前次統計則增加八家、318人。針對受美國關稅影響而實施無薪假企業共56家、1,417人,此次新增14家、181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實施無薪假的3,196人當中,因美國關稅實施無薪假人數爲1,417人、佔比達到44%。勞動部說明,主因關稅不確定性,製造業訂單不穩,因此放無薪假。

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副司長王金蓉表示,無薪假增加主要在製造業,家數增加11家,人數增加338人。製造業之中,增加較多的是金屬機電工業,新增374人。

王金蓉表示,金屬機電工業這次增加的事業單位,人數規模都不大,只有兩家人數規模稍微多一點,這兩家都是做機械設備製造,皆因訂單減少,且之前也都曾經實施過。其中一家60幾人,大約實施一個月、月休三天;另外一家80幾人,實施兩個月,實施期間大約都是四天以下。

這期化學工業減少59人,主因有一家塑膠製品業者之前實施80人的無薪假,這次訂單回穩,所以終止實施。

王金蓉表示,企業回報受美國關稅影響而通報實施無薪假,本期有56家、1,417人,相較上一期增加了14家、181人。美國關稅現在仍具有高度不確定性,勞動部將密切觀察,也會請地方政府來審慎把關。

另外,以地區分類來看,本期無薪假179家、3,196人之中,實施無薪假人數最多的前三名地區依序爲臺中市31家、610人;桃園市17家、478人;彰化縣16家、458人。王金蓉解釋,無薪假跟地區性沒有關聯,因爲每個縣市產業分佈也不一定,但就比例來講一定是製造業居多。

至於現在出口都在拉貨潮,爲何無薪假人數仍呈增加?王金蓉說,基本上還是以個別事業單位的經營情況而定,有些企業可能出現訂單不穩定的狀況,或有許多業者仍在觀望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