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小晚說年俗】正月初六“送窮”開市迎立春
新疆網訊(全媒體記者王暢彤)2月3日是正月初六,記者採訪烏魯木齊市圖書館館長陳建,解讀正月初六的年俗文化。
陳建介紹,正月初六“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意爲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
到了初六這天,人們就會來個大掃除,將污穢的廁所清掃乾淨,古時稱爲“挹肥”。還要“作糜、棄破衣、祀於巷”,就是把污穢雜物、破衣爛衫打掃出門外火燒祭祀。前些日子裡積攢的垃圾,都被當作“窮鬼”的象徵,通通扔出門去。
許多商家會在初六這一天掛紅燈籠,舞獅,貼對聯……正式開始新一年的營業,以期“多賺銀子多賺錢,金子銀子賺一炕”,開市大吉了,生意也能紅紅火火一整年。
此外,今年正月初六恰逢立春,很多地方有立春咬春的習俗,如吃生蘿蔔解春困,吃春餅則是將生菜、果品、糖等卷在薄面餅中,象徵着迎接春天,寓意着迎春接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