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頭翁、白鼻心回來了 花蓮生態友善田區務農兼保育

林保署花蓮分署在豐濱鄉靜浦村推動生態友善田區計劃,務農兼保育,田周圍出現烏頭翁造訪。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在豐濱鄉靜浦村推動生態友善田區計劃,利用友善的種植方式,讓食蛇龜、大冠鷲等瀕危保育類動物重回田區生活。花蓮分署表示,務農也能做好保育,還可以領「生態薪水」,最多每公頃3萬元,歡迎農友申請加入。

花蓮分署自然保育科指出,在豐濱鄉靜浦村推動生態友善田區計劃至今2年,從最早只有5名農友參與,至今已有14名,有4公頃耕地得以友善耕種。農友不使用農藥,不僅人工除草,還要捲起褲管將福壽螺撿起來,但能在田區看到食蛇龜、食蟹獴、中華鱉等,還有烏頭翁、紅尾伯勞跟大冠鷲等保育類鳥類造訪,讓大家都很感動。

農友Udin分享,過去十幾年希望田地用無毒方式耕種,當時沒有很多人實行,近年得知花蓮分署的計劃,提倡友善耕作,很高興自己的想法得以實現與重視。公務員退休的徐仲雄認爲,返鄉農耕就是希望土地不要被荒廢,有作物農田纔會活起來,也與生物共存。

花蓮分署培訓農友認識動物,委託長時間拍照紀錄,一開始大家都用手機拍照,發現真的有動物回來,有些農友拍出興趣,願意買好一點的相機拍攝紀錄。靜浦村長黃建治也認同該計劃,「對於田裡有保育類的動物出現,大家都很有成就感」,願意找其他農友一起參與。

花蓮分署指出,生態薪水鼓勵農民友善耕種,可申請生態給付的鄉鎮包括卓溪、豐濱、吉安、富里及壽豐鄉,水梯田的棲地維護每公頃3萬元,水田2萬元,棲地營造給付每案最高2萬元,棲地動植物保育有成每案最高2萬元。

林保署花蓮分署在豐濱鄉靜浦村推動生態友善田區計劃,讓許多瀕危保育類動物重回田區生活,田區曾拍到鴛鴦出沒。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林保署花蓮分署在豐濱鄉靜浦村推動生態友善田區計劃至今2年,無毒的自然農田,曾有農友拍到白鼻心。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