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思瑤批民衆黨阻礙北士科發展 黃瀞瑩反嗆能源政策錯誤
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指控,民衆黨阻礙臺北市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發展。民衆黨北市議員黃瀞瑩回擊,輝達落腳北士科需要穩定的能源供應,而不是民進黨錯誤的能源政策。(本報資料照片)
行政院會14日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修正草案,增訂200億「強化電力系統」,但遭民衆黨反對。(臺北市議員黃瀞瑩提供/張珈瑄臺北傳真)
行政院會14日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修正草案,增訂200億「強化電力系統」,但遭民衆黨反對。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指控,民衆黨阻礙臺北市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發展。民衆黨北市議員黃瀞瑩15日表示,輝達落腳北士科需要穩定的能源供應,而不是民進黨錯誤的能源政策, 監督每筆預算,讓錢花在刀口上,是每一位民代的天職,立場可以有,政策可以辯,但別含血噴人。
黃瀞瑩說,在輝達還沒宣佈要在士林、北投設總部,北市府還沒證實,輝達鎖定 T17、T18 之前,這2塊地被多少人說是圖利、是弊案,難過的是,當科技大廠喊要進駐後,罵人的開始喊支持,嗆人的改口說要協助產業,還有人指責一直以來堅守立場的政黨在拖累城市的發展。
黃瀞瑩直言,看到這樣的轉變,只想再次提醒民進黨,臺電10年砸了5645億要強化電網韌性,現在,執政黨又用「追加預算」方式,要補助臺電200億,聲稱要穩定供電,這次的細項是什麼連臺電自己都說不清楚,更別說幾個月前行政院大砍地方補助款,直接衝擊「北投士林科技園區交通用地價購款及購置案」,能代表在地跟中央溝通的民代又爲地方爭取了什麼?
黃瀞瑩表示,北士科現在最重要的癥結點,是在缺少中央補助款的情況下,市政建設如何不被影響,另外,如何避免交通夢魘重演,未來輕軌建設的進展,都有賴一票票選出來的在地民代,向中央建言、爲民發聲。
黃瀞瑩強調,輝達落腳北士科需要穩定的能源供應,而不是民進黨錯誤的能源政策,北士科需要的很簡單,是穩定、透明、有規劃的能源與建設;人民需要的很單純,就是不要停電、不要缺電、不要空污,監督每筆預算,讓錢花在刀口上,是每一位民代的天職,立場可以有,政策可以辯,但別含血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