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八歲老所長再出發
原標題:五十八歲老所長再出發
人民公安報記者 謝佳 通訊員 曹紅兵
4月的浙江省仙居縣城西社區,櫻花如雪。樹下,一位年近六旬的老民警正認真繪製社情民意地圖,陽光透過枝葉灑在筆挺的警服上,顯得整個人熠熠生輝。從警35年,他擔任過所長、大隊長,退居二線後選擇重返社區一線,用數十年基層工作中積累的智慧,在街頭巷尾書寫爲民篇章,成爲了社區的“定海神針”、百姓信賴的“自家人”。
他叫胡壯志,今年58歲,是仙居縣公安局安洲派出所社區民警。
“老胡所長回來啦。”2023年12月28日,當胡壯志出現在城西社區街區時,居民們又驚又喜。此時,他已轉崗爲城西社區的社區民警,身份變了,腳步卻更勤了。
城西社區下轄5個城中村、3個居民小區,常住人口4500餘人。這個曾經的城鄉接合部隨着城區擴展已成爲核心區域,年均糾紛警情120起,其中城市拆遷、鄰里糾紛、務工糾紛等引發的矛盾佔80%。
面對複雜的治安形勢,有着多年基層工作經驗的胡壯志深知:“基層矛盾無小事,如果不及時制止,容易激化矛盾,形成‘民轉刑’,甚至‘刑轉命’案件。”
2024年春節前,一戶人家聚會,因瑣事從口角之爭演變成肢體衝突。胡壯志到場時,10餘人面紅耳赤地對峙着。他立即啓用“三老調解法”——5分鐘內召集社區老幹部、老人協會會長、家族長輩組成臨時調解組。經過3小時“圍爐夜話”,調解組從法理到人情耐心勸導,酒醒時,鬧事者紅着眼眶互相道歉。
這次經歷讓胡壯志意識到傳統治理模式的侷限,他開始着手構建更智能的預警網絡。在日均1萬步的走訪中,胡壯志梳理出城西社區治理三大“痛點”——社區幹部和派出所民警困於事務性工作,面對家長裡短的苗頭性矛盾常常分身乏術;社區“民間智庫”老黨員、老孃舅、樓道長熟悉社情民意、調解經驗豐富,卻沒有施展平臺;許多苗頭性矛盾常因響應滯後升級。
“要是將這些人發展爲義警嵌入網格中,將發現感知矛盾糾紛和風險隱患的觸角延伸到家門口、第一線,社區警務工作就能提質增效。”經過深入調研,胡壯志推動安洲派出所在城西社區創新建立三級網絡管理體系:62名義警化身微網格長,快速解決糾紛;社區治保會每日會商“疑難雜症”;街道幹部與派出所民警聯動攻堅“硬骨頭”。
從家長裡短到政策諮詢,胡壯志的日程總是排得滿滿當當:上午在田間調解果木歸屬糾紛,中午到新建小區宣傳反詐知識,傍晚入戶開展“一標三實”工作。他的社區標配“四件套”裡,筆記本上記滿了居民的急難愁盼問題,執法記錄儀裡存儲了各種調解視頻,手提袋中的宣傳單不時更新,一個保溫杯見證着日均萬步的奔走。
“老胡,嚐嚐我家今年新醃的楊梅乾。”走在社區裡,不時有居民塞來各色瓜果。曾經年均120起的糾紛警情,在胡壯志駐社區一年後下降了16.37%,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上升至97%。胡壯志以社區爲責任田,用腳步丈量每寸街巷,總結出“糾紛不出網格,矛盾不上交”的治理智慧,在基層治理中續寫警民魚水情深。
暮色中的城西社區,櫻花紛揚,胡壯志拿着“四件套”走向夜巡路,藏藍身影漸漸融入萬家燈火,如同35年來每一個尋常的夜晚。
來源:人民公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