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上市新的致癌物 應禁止加味、加熱菸
臺灣拒菸聯盟26日呼籲政府禁止加味煙品、增加吸菸警示圖示至85%與建立查緝平臺。(Photo by 呂翔禾/臺灣醒報)
【臺灣醒報記者呂翔禾臺北報導】
「政府應該禁止加味煙品、增加吸菸警示圖示至85%與建立查緝平臺,減少青年菸害!」董氏基金會、國教盟與臺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等民團於31日的「世界無煙日」前,呼籲政府擴大煙害防制,他們說:「沒有菸害防制,就沒有健康臺灣」。上市加熱煙是上市新的致癌物,只會延續煙品的致癌危害。
國教盟理事長王瀚陽強調,臺灣正面臨煙商對民代施壓、盼通過加熱煙的狀況;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進一步呼籲,政府應儘快落實上述減害措施。
堤防煙商魅惑行銷
董氏基金會、國教盟與臺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等團體組成的「臺灣拒菸聯盟」,先以行動劇模擬煙商對青年的誘惑手法,包括魅惑行銷、造成假象的設計與添加風味,扮演煙商的演員邪笑表示,加熱煙全球年輕人愛,還有香味、可當成裝飾(胖胖瓶、奶茶西瓜瓶等設計),但相關誘惑都被扮演高中生與大學生的演員反駁。
「臺灣菸害防治仍不及格!」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指出,WHO提出七大有效的菸害防制策略,其中影響年輕人最深的有三個:「禁止加味煙品」、「規範產品設計並採素面包裝」、「禁止網路行銷」。對照臺灣現況,此3項政策,1項零分、2項不及格,政府應該立即補救。
不能賣加味加熱煙
臺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秘書長郭斐然醫師指出,當前10大死因皆與煙品有關,癌症患者3分之1與煙品有關,「沒有菸害防制,就沒有健康臺灣」。上市加熱煙是上市新的致癌物,只會延續煙品的致癌危害。他強調,加熱煙仍然含有尼古丁,不但造成成癮,焦慮、憂鬱等心理問題,尼古丁更是心血管疾病的元兇。
因此,臺灣拒菸聯盟呼籲政府:立即公告「除菸草原味外,禁止使用任何天然或人工調製的口味或風味添加物」,加味的加熱煙不能上市,也不能讓違法的加熱煙品「IQ*S」在臺上市;煙品容器包裝的警示圖文面積應該提高至85%,不能讓設計掩蓋警示。
建立查緝平臺
同時應立即建立「衛生福利部新興煙品查緝平臺」,主動監控並落實禁止新興煙品透過網路行銷滲透青少年生活圈。林清麗強調,衛福部至今尚未落實禁止加味煙品,臺灣警示圖文面積僅50%,全球倒數第16名,政府修法草案僅要求平臺提供自控報告卻無罰則,根本無法真正禁絕網路行銷。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免稅額、扣除額怎用最省?2025報稅不求人 新手也能輕鬆掌握 ▪ 租屋族報稅新制:房租支出納入特別扣除 最高可扣18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