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之王vs全景相機霸主:大疆、影石“互入腹地”背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楊坪 深圳報道

8月18日,影石創新股價再度“20cm”漲停,總市值突破千億元。熱火烹油的二級市場表現背後,深圳雙雄互相跨界的“較量”正在持續發酵。

上週,已經橫掃全景相機市場的影石創新突然宣佈,旗下全景無人機品牌“影翎Antigravity”產品開啓公測,併發布相應宣傳視頻。而不久前,全球無人機之王大疆也官宣發佈了其首款全景相機——Osmo 360。

這意味着,大疆和影石兩家在各自領域已“獨霸一方”的企業,不約而同地向對方所擅長的領域發起進攻。

而細究這場“互入腹地”的攻防戰,或是市場天花板下的必然突圍。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3年,影石創新在全球消費級全景相機市場佔有率67.2%,穩居行業第一。但全景相機行業整體規模比較小,2023年全球全景相機市場規模爲50.3億元,預計2027年增長至78.5億元。

相比之下,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天花板更高,參考ValuatesReport 的數據,2023年全球航拍無人機市場規模約爲71億美元(約爲 511億元人民幣),其預測全球航拍無人機市場規模2023-2030年複合增速約爲8%。

“從行業空間來看,影石的跨界訴求會更急迫一些,尤其是上市之後,公司也需要給資本市場更多新的故事。大疆這邊,龍頭地位還是很穩固的,但是這幾年一直被質疑是‘擠牙膏式’創新,它也需要尋求新的增長引擎,突破創新瓶頸。”滬上一名大型私募機構TMT分析師對記者指出。

瓶頸期的突圍

大疆與影石創新的“過招”,是一場突圍增長瓶頸期的必然。

影石創新2015年成立,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就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全景相機設備商,成爲全球智能影像的龍頭。

從2016年推出首款消費級全景相機Nano至今,影石創新的產品矩陣不斷豐富,細分到幾乎覆蓋用戶能想到的所有場景——手持的X系列、便攜的Go系列、AI加持的廣角相機Ace系列,甚至專業級的VR全景相機Pro 2等。

隨着全景相機的應用場景愈加豐富,市佔率接近70%的影石創新,也正在逼近行業的天花板。今年一季度,影石創新的業績增速明顯放緩。

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影石創新的營收分別爲20.41億元、36.36億元和55.74億元,近三年複合增長率爲65.25%;其歸母淨利潤由2022年的4.07億元增至2024年的9.95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約爲56.27%。

進入2025年一季度,影石創新實現營收13.55億元,同比增長40.70%;歸母淨利潤爲1.76億元,同比減少2.50%。

這也意味着,想更上一層樓,影石創新就需要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在招股書中,影石創新坦言,“2023年全球全景相機市場規模達到50.3億元,手持智能影像設備總市場規模爲364.7億元,目前全景相機市場容量較小。若未來行業市場容量增長受限且公司未能拓展豐富產品線和產品應用場景,公司業務增長將受到限制。”

6月11日,影石創新登陸上交所科創板後,“90後”創始人劉靖康曾向媒體“劇透”,自己不覺得現在進軍無人機市場是毫無機會的。

這爲七月末,影石創新官宣進入無人機市場埋下了伏筆。

從當前流出的公開信息來看,影翎A1機身重量小於249g,屬於小型消費級無人機,其配備手柄和飛行第一視角(FPV)眼鏡。

該產品最大的特點是搭載2顆魚眼鏡頭,通過拼接算法實現全景影像拍攝。除了成片可以和全景相機一樣獲得空中全視角的影像外,操作者在飛行時,可以通過體感手柄和FPV眼鏡實現類似“第一人稱飛行體驗”(類似VR頭顯)的效果。

國信證券對比了影翎與大疆 DJI Mini 4K,認爲影翎畫質參數較強(影翎畫質參數爲8k 30fps;4k 100fps),大疆 DJI Mini 4K畫質參數爲4k 30fps。

綜合來看,國信證券研報認爲,影翎Antigravity部分參數高於頭部品牌,考慮到當前國內消費級無人機線上銷售份額基本集中於單一品牌,影石創新產品的推出有利於推動行業良性競爭。

“互入腹地”

在無人機市場稱霸多年的大疆,也在尋找他的第二增長曲線。

由於大疆尚未上市,難以查詢到公開的財務數據等資料,但其在無人機及智能影像設備市場的龍頭地位是毋庸置疑。

據早年公佈的數據,2017年,大疆的營收就已經突破了175.7億元,淨利潤爲43億元。胡潤研究院發佈的“2023年全球獨角獸”排行榜中,大疆以1250億元的估值在中國企業中排名第九。

開源證券研報顯示,大疆在全球民用無人機市場份額達85%,其中美國無人機市場份額77%,中國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份額73%。

不過,在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後,大疆也正遭遇發展瓶頸。一方面,其接連發布的幾款產品相似度較高,被市場質疑爲“擠牙膏式創新”。比如2020年,大疆發佈的Mavic Air 2無人機在外觀上與前一代Mavic 2 Pro/Mini高度相似,避障功能上也依然維持三向避障而非升級爲全向避障。

今年5月,大疆發佈的Mavic 4 Pro雖然升級爲168 mm的長焦攝像頭、主攝升級爲一億像素,但其主攝焦段還停在28mm,導致拍攝廣角時視角不夠廣,增加了用戶拍攝的難度。

另一方面,受全球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大疆的Mavic 4 Pro等新品都沒有在美國市場鋪貨上市。

大疆,亟需找到新的創新突破口。近期,大疆接連佈局了掃地機器人、全景相機等產品。

2025年7月31日,DJI 大疆全新發布的8K 全景相機Osmo 360,採用了與影石運動相機相同的磁吸底座和雙鏡頭設計,支持錄製8K 30FPS或4K 120FPS的高質量360度全景視頻。外界猜測,該產品或將直接對標影石X系列。

值得一提的是,在兩方“互入腹地”直接過招前,大疆與影石創新已經有了競爭的苗頭。

2023年10月份,大疆推出了Osmo Pocket3後,次年7月上旬,影石創新也推出了Insta 360 Flow Pro,其是首款接入蘋果 DockKit 技術的手機雲臺,在一定程度上可視爲對標大疆的Pocket系列。

此外,大疆運動相機Osmo Nano主打小型化、模塊化,也被行業認爲是直接對標影石Go系列。

“我覺得兩家公司互相跨界,不能簡單歸結於搶地盤,因爲影像設備行業的邊界本來就很模糊,比如智能手機影像的興起,也對傳統影像設備市場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不同行業的跨界競爭,有利於行業整體創新。”前述分析師進一步指出。

資深產業經濟分析師丁少將也認爲,兩家公司均服務於內容創作者,用戶對多視角影像的需求存在顯著重疊。從技術層面來看,影石的影像算法、防抖技術和CMOS能力可以應用於無人機,而大疆的飛控、雲臺技術同樣適用於運動相機。

“大疆的優勢在於深厚的無人機技術壁壘及全球品牌認知,而影石的核心優勢則是影像處理能力和全景技術積累。短時間內,雙方都難以顛覆對方的基本盤。”丁少將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