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活動申請破2.3萬件 民航局分階段強化管理

無人機活動申請破2.3萬件,民航局分階段強化管理。遙控無人機示意圖。(警用無人機隊員樑森茹提供/本報資料照)

遙控無人機技術進步,相關應用多元發展,全臺已註冊逾3.8萬架法人無人機,飛航活動申請累計達2.3萬件。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表示,基於飛航安全考量,已於去年12月發佈修正遙控無人機管理規則,分階段實施,在強化飛航安全、擴大人才培育的政策推動下,持續協助無人機產業發展。

民航局統計,已註冊的法人無人機已有登錄528型,註冊3萬8161架,25公斤以上檢驗合格的無人機422架,可進行活動申請的合格法人有749家,飛航活動申請數量也呈現逐年攀升趨勢,自2020年4月統計至今年1月底,累計申請案件已有2萬3255件,每月約有500件申請案。

民航局長何淑萍14日說明民航局分階段強化無人機管理,協助無人機產業發展。(蔡明亙攝)

民航局長何淑萍表示,爲利國人就近完成無人機學、術科測驗,已於全臺設有24處學、術科測驗場地,每年考照人數約8000人,有效操作證已達2萬2589張。民航局也製播術科測驗示範影片,供有意取得操作證者參考,並持續推動無人機測驗業務與考官標準化作業,擇定適當地點開設無人機學、術科測驗場地,朝1縣市1考場目標邁進。

民航局分階段強化無人機管理機制。(民航局提供/蔡明亙臺北傳真)

針對無人機新制,何淑萍說明,爲讓業界與使用者能有適應時間,新制採分年分階段實施,第一階段爲輔導期,首先強化無人機證照加簽及屆期換髮制度,藉此保持無人機操作人機基本知能與熟練程度,同時也將無人機學習操作證及無人機註冊的申請年齡由16歲下修爲14歲,有利於無人機活動向下紮根與推廣教育。

第二階段則以完善法人發展爲主,民航局與經濟部標檢局、數位發展部等各單位共同強化無人機機體產品安全,提升我國制無人機各類應用與功能的市佔規模。

其中,針對2至25公斤公開販售的無人機,今年12月1日起須完成民航局飛安型式檢驗規定,因此,民航局已與合格實驗室建立檢驗量能,並將主動走訪國內無人機制造廠,協助業者瞭解檢驗審查規定,有效管控檢驗排程及輔導業者完成產品登錄。

何淑萍說,今年12月1日以後,新上市遙控無人機應於符合規定下公開販售,2027年12月1日以後,法人飛航活動時應全面使用經檢驗合格且完成登錄的無人機。

何淑萍提到,配合遙控無人機法規分階段施行,將持續強化整體無人機飛安,並協助擴大人才培育及產業發展,會同其他政府單位積極輔導、宣導各無人機利害關係人符合民航法規新制,打造「合法飛,安全飛」的活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