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超夯 光學廠競相佈局

軍用、商用無人機需求爆發,各國將無人機量產能力視爲國力,臺光學廠佳能、邑錡、亞光、佳凌等搶進,爲後市營運挹注新動能。圖/本報資料照片

光學族羣上半年業績

俄烏戰爭點燃軍用無人機需求,而隨通訊、邊緣運算等技術精進,商用無人載具應用也增加,使軍用/商用無人機需求激增,點燃無人機供應鏈多頭行情,臺灣光學族羣如佳能(2374)、邑錡(7402)、亞光(3019)、佳凌(4976)等也搶進佈局,爲後市營運再添新動能。

軍用、商用無人機需求爆發,各國開始將無人機量產能力視爲國力,編列預算建置無人機產業鏈,如臺灣國防部拍板2026年國防預算總金額9,495億元,佔總體GDP3.23%,極力發展無人機、無人艇產業。商用無人機應用也不斷擴增,根據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調查,2024年全球商用無人機市場規模138.6億美元,2025年預計爲173.4億美元,到了2032年將成長至652.5億美元,2025~2032年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20.8%。

臺光學廠佳能、邑錡、亞光、佳凌等積極搶進,爲後市營運挹注新動能。佳能指出,無人機除出貨模組產品外,也考量切入整機組裝,主要服務歐美、陸系消費性無人機品牌客戶,預計2026年第二季放量;預期機器視覺相關營收明年佔比5%~10%,2027年營收佔比挑戰上看20%,隨機器視覺佈局發酵,審慎樂觀看待未來三年營運將堆疊成長。

邑錡在軍工相關方面持續深耕微光夜視設備,自主開發無人機三光相機與雲臺載具、微光夜視鏡,將於9月在臺北國防展與11月杜拜航太軍工展出,除臺灣市場外,將尋求更多海外商機,積極尋求突破性的成長。董事長陳世哲先前表示,無人機載具與雙光相機研發上,目前公司採取多方案並行開發,相關產品下半年有望亮相。

亞光先前透露,2024年無人機相關營收年增約2倍,但營收佔比仍低,約3%左右,預估今年、2026年會持續成長;佳凌爲拓展營運動能,同樣鎖定低軌衛星、無人機及重型車輛/船舶等新產業,無人機部分陸續有專案展開,從紅外到影像鏡頭皆有出貨,且已有營收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