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評:滬指半日跌0.94%失守3400點,深海科技概念股走高,華爲及人形機器人概念表現疲軟
金融界3月21日消息,週五上午盤,A股三大股指低開後小幅震盪,隨後持續下挫,截止午盤,上證指數跌0.94%,報3376.96點;深證成指跌1.42%,報10725.07點;創業板指跌1.7%,報2162.57點;滬深300跌1.11%,報3930.72點;科創50跌2.02%,報1043.23點;北證50跌3.14%,報1319.75點。滬深京三市合計成交額9796.68億元,總體個股呈普跌態勢,下跌個股超4300只。
資金方面,大盤主力資金淨流出-603.85億元。風電設備主力資金淨流入5.92億元居首,其次是石油行業(3.09億元)、採掘行業(1.90億元)、船舶製造(1.58億元)、化學制品(1.41億元)。軟件開發主力資金淨流出-61.40億元居首,其次是半導體(-53.56億元)、汽車零部件(-47.56億元)、互聯網服務(-44.06億元)、消費電子(-39.21億元)。
題材方面,樁基、風塔、鋼絲繩、深海科技概念、工程服務、法蘭、船舶裝備和材料、勘探開採、勘探設備、水產等漲幅居前。鉸鏈、車載電源、電子油門踏板、液晶高分子LCP、電子駐車制動(EPB)、空氣懸架、機牀配件、注塑模具、SOC芯片、藍牙音頻SoC芯片等跌幅居前。
熱門板塊
深海科技概念火熱
深海科技概念股持續火熱,大連重工、賽福天、開創國際、天能重工、中信重工等10餘股漲停。
點評:天風證券研報指出,海洋經濟驅動經濟提速,深海科技爲其注入新質內涵。海洋經濟有效拉動GDP增長,產業空間具備規模。政府報告在新質生產力部分首次提及“深海科技”,爲海洋經濟注入新內涵。深海科技與商業航天、低空經濟並列,有望獲得較高速發展,尤其是在深海裝備、深海探索等核心科技領域。
中藥板塊走強
中藥板塊逆勢走強,華森製藥、康惠製藥等漲停,隴神戎發、方盛製藥、上海凱寶、葫蘆娃等衝高。
點評:消息面上,國辦發文促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大國家科技計劃對中藥的支持。浙商證券表示,預計中藥板塊將於2025年二季度迎來業績拐點,板塊行情或提前於業績拐點顯現而啓動。
機構觀點
中銀證券:短期市場出現高低切換再均衡
中銀證券指出,短期市場出現高低切換再均衡,靜待宏觀政策發力續補指數上行動力。當前來看市場風格的反轉趨勢尚未形成,2025年弱復甦背景下A股市場大概率仍將呈現“紅利搭臺,成長唱戲”的風格特徵。科技板塊仍有催化,行情或將呈現“紅利搭臺,成長唱戲”。3月,科技產業鏈大會密集,英偉達、華爲等龍頭廠商均將召開會議,機器人也將迎來會議催化,4月則將進入業績驗證期,科技板塊或仍有催化。
銀河證券:A股市場估值重構機會較大
銀河證券指出,中長期來看,國內經濟處於新舊動能切換的轉型期,尤其是在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疊加一系列政策提振下,A股市場估值重構機會較大。中長期資金加速入市的背景下,市場運行趨於穩定,投資者信心將進一步增強。後續還需關注特朗普對華政策以及國內經濟基本面修復節奏的擾動。總體來看,A股市場有望呈現出震盪上行的特徵。配置方面,建議關注三個方面:第一是基於自主可控邏輯與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的科技創新主題。第二是擴大內需導向下的“兩重”和“兩新”主題。第三是繼續看好安全邊際較高的紅利板塊,重點關注央國企。
華泰證券:市場將更加聚焦業績確定性的機會
華泰證券指出,滬指在突破3400點之後以縮量整理爲主,市場觀望情緒上升,缺乏號召力強的領漲主線。量能繼續萎縮,目前看,指數上攻的信心不足,但調整的空間預計也相對不大。滬指短線回踩整固後,要想拿下去年12月份的高點或仍需要大金融板塊的發力。隨着4月份的臨近,市場也將進入業績窗口期,關注焦點將回歸基本面,隨着上市公司業績披露拉開序幕,市場將更加聚焦業績確定性的機會。此外,部分近期累計漲幅較高的板塊逐步進入業績驗證期,個股的分化也料將加大,估值與業績的匹配度如何也是市場關注的重心之一。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