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物流樞紐功能加速釋放

3月下旬,一列滿載50組集裝箱的“天山號—豫新班列”順利抵達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這是首趟河南至新疆的省際班列,中歐班列鄭州—烏魯木齊雙樞紐首次實現“無縫銜接”。

自新疆自貿試驗區成立以來,作爲連通亞歐兩大經濟圈的重要樞紐,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形成了多點多向的班列開行方式。如今,中歐班列發運量穩步增長,貨物種類日漸豐富,通達歐亞10餘個國家和地區。

走進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中歐班列集結中心,來自義烏、廣州等地的百貨服裝、汽車零配件集結於此,經烏昌海關查驗施封后,貨物通過海關“鐵路快通”模式,只需一次申報、一次查驗就可直接放行出口,免除了在口岸轉關申報、調箱、場地等費用,更打破了傳統的逐站檢查、逐項審覈的鐵路轉關模式。

“現在越來越多的客戶選擇‘鐵路快通’模式,這種模式免除了口岸轉關手續,貨物直接運輸至目的地海關辦理清關手續,大大緩解了企業的資金成本。”新疆國際陸港物流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場站管理部主管李永青說。

新疆“天山號”多式聯運品牌班列,是整合全疆商貿物流產業資源打造的全疆班列統一發運平臺。近年來,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不斷優化多式聯運,全力釋放物流樞紐效能。目前,已構建起覆蓋中歐(中亞)的“天山號”運輸網絡,2024年開行量達562列,貨值達137億元。

據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園區建設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閆凱介紹,位於新疆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的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多式聯運集貨區項目二期正加緊建設。項目計劃今年5月投用,投用後將與一期項目形成功能互補,進一步豐富集貨品類,提升中歐班列貨物集結效率。

“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持續建設完善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多式聯運中心等多個功能區,不斷提升整體集貨、帶貨能力。下一步,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將進一步增強物流樞紐功能,爲中歐班列集結分撥及區域產業升級提供有力支撐,助力新疆從‘通道經濟’向‘樞紐經濟’轉型。”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發展服務中心黨支部副書記、主任鍾荷花說。 (經濟日報記者 耿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