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官員:俄飛彈升級太快 我方攔截率驟降剩6%
2025年9月15日,俄羅斯部隊在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地區的一處未公開地點,於俄白聯合軍事演習期間,將「伊斯坎德爾」(Iskander)飛彈裝上機動發射架。(美聯社)
多名烏克蘭與西方官員指出,近期俄羅斯空襲顯示,莫斯科持續改良彈道飛彈突防能力,變得更能閃避「愛國者」等防空系統,導致烏軍攔截率大幅下滑,9月攔截率僅剩6%。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知情人士表示,今年夏季俄軍空襲多處烏克蘭無人機工廠,凸顯飛彈性能已升級,特別是「伊斯坎德爾-M」彈道飛彈(9K720 )與「匕首」(Kh-47M2 Kinzhal)空射高超音速飛彈,射程分別約500公里與480公里,能在末段突然下墜或急速轉向,增加防空系統追蹤難度。
數據顯示,烏軍8月對彈道飛彈的攔截率爲37%,9月卻降至僅6%。近期俄軍4枚「伊斯坎德爾-M」全數命中目標,無一被攔截。美國官員認爲,這反映俄軍透過軟體與戰術優化,提高突防能力。
烏方承認,雖持續將愛國者的作戰數據回傳美方,但改善措施往往落後於俄軍變化。奧斯陸大學研究員霍夫曼(Fabian Hoffmann)分析,「伊斯坎德爾-M」只需調整導引系統,就能在臨近目標時劇烈機動,讓攔截更困難。
烏克蘭至少已有6套愛國者系統,且獲得德國、挪威增援零組件,但部分裝備與人員已在俄軍轟炸下持續蒙受損失。去年12月,基輔地區第96防空飛彈旅一名主要防空工程師薩昆中校(Denys Sakun)在火災中殉職,當時他正搶救愛國者系統。他曾參與擊落首枚「匕首」飛彈的作戰紀錄。
烏方官員表示,僅今夏就有至少4家無人機工廠被炸燬,包括一間生產土耳其「拜卡」無人機的設施,攻擊甚至波及歐盟駐烏代表團與英國文化協會辦公室。
專家形容,俄烏戰爭正進入「技術適應戰」(playing an adaptability game),雙方持續調整武器來壓制對方。然而「匕首」由戰略轟炸機或戰機投射,「伊斯坎德爾」則依靠機動發射車,皆難以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