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劇《崑崙問道》即將精彩亮相國家大劇院|橫跨時空的信仰之燈

“舞劇《崑崙問道》的整體創作與演出,總體是相當成功的。”

——四川省文藝評論家協會音樂舞蹈雜技專委會主任 魏曉蘭

橫空出世,莽崑崙,閱盡人間春色

舞劇《崑崙問道》

8月15日、17日 國家大劇院

化作橫跨時空的信仰之燈

亙古長明

舞劇《崑崙問道》由中共青海省委宣傳部指導、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策劃出品,青海省演藝集團創排演出,是青海省演藝集團第二部進京亮相國家最高藝術殿堂的大型原創劇目。

劇目集結了中國歌劇舞劇院導演孔德辛和郭海峰、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長劉春等國內優秀創作團隊和青海省演藝集團創作團隊。

主創團隊和演員們潛心磨礪,不斷深化對角色的塑造、對劇情的解讀把握、對整體舞臺的完美呈現,將用最好的精神面貌完成演出,勇攀藝術高峰。

卡 司 陣 容

<張亞森飾路不平>

青海省演藝集團民族歌舞團舞蹈演員

參演舞劇:《格薩爾王》《唐卡》《秘境青海》《風從青海來》《大河之源》《崑崙問道》

參演代表作:《千尋》《清清甘泉水》《一堂黨課》《平凡人生》

話劇:《青春紅肩章》《生命檔案》

歌劇:《青春鑄劍221》

獎項:

舞蹈《清清甘泉水》獲得第十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獲提名獎;原創民族舞劇《唐卡》獲得第十六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大獎提名劇目;獲得第五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絲路文化貢獻獎;青海省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原創舞蹈大賽舞劇精品劇目獎;原創舞劇《大河之源》榮獲青海省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舞蹈《阿媽·同心圓》獲得第十四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獲提名獎;歌劇《青春鑄劍221》獲得第五屆中國歌劇節優秀劇目獎。

< 完麼扎西飾路尋 >

青海省演藝集團民族歌舞團舞蹈演員

參演的代表作:《阿嘎人》《布衣者》《崗拉梅朵》《在唱山歌》《盞中的嘎若》《多傑老人》《太陽總在左邊》《阿媽·同心圓》

參演舞劇:《崑崙問道》

獎項:

舞蹈《阿媽·同心圓》獲得第十四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獲提名獎;舞蹈《在唱山歌》獲得第十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獲提名獎。

< 旦增銀措飾路青 >

青海省演藝集團民族歌舞團舞蹈演員

參加的代表作:《情深誼長》《石榴花開》《守護》《阿嘎人》《鄂爾多斯》《瓦山火》《阿媽·同心圓》《心鼓》《山那邊》《夢迴》《未曾來過的故鄉》

參演舞劇:《情深誼長》《崑崙問道》

獎項:

舞蹈《阿媽·同心圓》獲得第十四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獲提名獎

< 彭措才旦飾慕生忠將軍 >

青海省演藝集團民族歌舞團舞蹈演員

參演代表作:《紅印》《紅軍溝的故事》《一堂黨課》《清清甘泉水》《阿媽·同心圓》

參演舞劇:《格薩爾王》《唐卡》《大河之源》《崑崙問道》

歌劇:《青春鑄劍221》

獎項:

舞蹈《清清甘泉水》獲得第十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獲提名獎;原創民族舞劇《唐卡》獲得第十六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大獎提名劇目;獲得第五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絲路文化貢獻獎;青海省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原創舞蹈大賽舞劇精品劇目獎;原創舞劇《大河之源》榮獲青海省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舞蹈《阿媽·同心圓》獲得第十四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獲提名獎;歌劇《青春鑄劍221》獲得第五屆中國歌劇節優秀劇目獎。

< 格桑多傑飾老記者 >

青海省演藝集團民族歌舞團舞蹈演員

個人編創並參演代表作:《阿爸的鼓》《心靈的歸宿》《多傑老人》《戰魂梅林》《夢迴》

參演代表作:《陶紋夢圓》《紅印》《清清甘泉水》《一堂黨課》《高原精靈》

參演舞劇:《格薩爾王》《唐卡》《大河之源》《崑崙問道》

獎項:

舞蹈《清清甘泉水》獲得第十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獲提名獎;原創民族舞劇《唐卡》獲得第十六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大獎提名劇目;獲得第五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絲路文化貢獻獎;青海省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原創舞蹈大賽舞劇精品劇目獎;原創舞劇《大河之源》榮獲青海省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

< 塞青柯飾實習記者 >

青海省演藝集團民族歌舞團舞蹈演員

參演舞劇:《大河之源》《崑崙問道》

參演代表作:《一堂黨課》《清清甘泉水》《阿媽·同心圓》

歌劇:《青春鑄劍221》

參加重要活動:

2019年參演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2019年參演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開幕式;2020年參演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匯演開幕式。

獎項:

原創舞劇《大河之源》榮獲青海省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舞蹈《阿媽·同心圓》獲得第十四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獲提名獎;歌劇《青春鑄劍221》獲得第五屆中國歌劇節優秀劇目獎。

< 賀萬軍飾實習記者 >

青海省演藝集團民族歌舞團舞蹈演員

參演的代表作:《羊皮襖》《犛牛》《多傑老人》《在路上》《讚歌》《再唱山歌》《崗拉梅多》《阿媽·同心圓》

參演舞劇:《情深誼長》《唐卡》《崑崙問道》

獎項:

原創民族舞劇《唐卡》獲得第十六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大獎提名劇目;獲得第五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絲路文化貢獻獎;舞蹈《阿媽·同心圓》獲得第十四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獲提名獎;舞蹈《在唱山歌》獲得第十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獲提名獎;舞蹈《在路上》獲得第十一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獲提名獎。

< 索南央卓飾實習記者 >

青海省演藝集團民族歌舞團舞蹈演員

參演代表作:《阿媽·同心圓》《幸福河》《一堂黨課》《春色》

參演舞劇:《大河之原》《崑崙問道》

獎項:

原創舞劇《大河之源》榮獲青海省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舞蹈《阿媽·同心圓》獲得第十四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獲提名獎。

劇 情 梗 概

舞劇《崑崙問道》以青藏公路建設爲宏大背景,講述了道班工人一家三人在時代浪潮中守護這條生命線的傳奇故事。

20世紀80年代,生活在青藏公路邊的新青年路尋,渴望得到父親路不平的認可,卻因現實的無奈,與父親發生衝突後離家追尋自己的記者夢。而妹妹路青放棄了大學機會,像父親一樣成爲了道班工人,默默守護着青藏公路。

幾年後,路尋經歷了種種挫折成爲一名實習記者,在一次採訪任務中,他意外回到了崑崙山下的故鄉,與路青再次相見。

路尋從路青的講述中得知父親的往事,那是1954年的格爾木,父親路不平在慕生忠將軍的帶領下修築青藏公路,竣工後,路不平牢記慕生忠將軍的重託,毅然選擇留在崑崙山下繼續守護公路。得知路不平在一次搶險中不幸離世,路尋深感愧疚,也讓他意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

在這次重逢中,路尋見證了妹妹和衆多道班工人身上那份無言的信念及對公路的堅守傳承。最終,路尋決定用筆記錄下這些平凡英雄的故事,讓世人瞭解並傳承好,發揚好“兩路”精神。

在崑崙山下,路尋、路青和衆多道班工人共同書寫着執着信念,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着“兩路”精神的時代信仰,傳遞出那份跨越血脈、深植心底的家國情懷和堅定信念。

|演出時間|

8月15日 19:00

8月17日 19:00

|演出地點|

國家大劇院·歌劇院

(北京市西城區西長安街2號)

|演出時長|

約110分鐘

(以實際演出爲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