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指數回穩 立委提醒政府:與民眾感受有落差
立委李坤城提醒,政府公佈物價指數統計,與民衆感受有落差。圖/李坤城國會辦公室提供
立委李坤城15日於立法院財政委員質詢,他關切物價問題。有關政府公佈物價指數統計,他提醒主計總處,雖然數字顯示回穩,但民衆感覺卻仍偏高,政府不能忽略這種心理落差,否則會失去民衆信任。
李坤城表示,主計總處公佈今年1月至9月的CPI雖較去年同期漲1.77%,但民衆實際感受卻遠高於數據,尤其以外食、蔬果與醫療費用漲幅明顯。主計長陳淑姿認同,外食價格偏高,主計總處將持續追蹤民生物價變化。
針對《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進度,李坤城提及,去年底在野黨倉促修法導致諸多問題產生,除分配公式錯誤外,目前在野黨提出的修改版本,將使地方補助制度更爲僵化,呼籲行政院應儘速提出修法版本,以免再次陷入財劃法惡修困境。
李坤城說,若按照在野黨所預告的財劃法版本,要求「各縣市一般性補助款不得低於前一年度」及「計劃性補助比率不得低於過去十年同財力級次縣市、同類型計劃的平均值」,李坤城直言,若此版本通過,將嚴重限制中央政府彈性分配,造成執行困難。
陳淑姿迴應,按照此版本通過的話確實有執行上的困難,舉例來說,計劃性補助款系依各縣市實際需求與計劃進度調整,年度變動屬常態,若強行要求一定的補助額度,恐無法反映地方實際需求,且也得視各縣市的財力分級狀況來做分配。
陳淑姿表示,若新版財劃法實施後,縣市財力分級已全面調整,不可能沿用前十年的舊制額度,所以在野黨版本必須重新檢討修正。
李坤城呼籲財政部與主計處應加快腳步,應該在11月前提出行政院版本,如果行政院不提出院版,只剩在野黨版本,問題會更多。他也提醒,在事權與財權的劃分上應提出明確清單,儘速整理出需修法的條文項目,例如農保、老農津貼、國民年金等等。
陳淑姿表示,包括農保、老農津貼、國民年金等基本財政收支差短經費,應修法迴歸地方支應,都需要由各部會一同商討,國發會正進行各項目的整理。
李坤城提到,部分屬地方自治事項,如教育文化、社會福利、水利、道路交通事項等,依《地方制度法》第18條、第19條及第70條規定,應由地方自有財源優先支應,不需修法即可迴歸地方政府執行。
他提醒中央政府應主動說明清楚,以免外界誤解爲中央卸責。之前就曾發生過,像是校園冷氣、營養午餐、水電費等本來就是地方自治事項,中央是過去因地方財力不足才補助,現在地方財源增加,迴歸地方負擔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