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化吸入治療後別忽視!4個關鍵步驟,守護孩子呼吸道健康
霧化吸入療法是應用霧化吸入裝置將藥液霧化成粒徑0.01~10μm的氣溶膠微粒後,通過吸入的方式進入氣道並沉積於肺部,從而發揮防治疾病作用的治療方法[1,2]。其具有局部藥物濃度高、全身不良反應少等優點,是治療哮喘、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緩解咳嗽、咳痰等急慢性呼吸道症狀的重要手段[1]。
然而,許多家長在孩子完成霧化治療後,往往忽視了後續的護理工作。殊不知,霧化後的護理同樣重要,它不僅能幫助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還能減少藥物殘留可能帶來的不良反應,保護孩子的呼吸道和口腔健康。那麼,霧化後該如何做好後續護理呢?本文將爲您詳細解答。
兒童霧化治療後的護理要點:
四步保障孩子健康
霧化吸入治療是通過霧化器將藥物轉化爲霧狀,通過呼吸道吸入直達病竈,從而發揮治療作用。然而,在霧化過程中,藥物不僅會沉積在呼吸道,還可能會殘留在口腔、咽喉等部位。如果這些藥物殘留得不到及時清理,可能會刺激口腔黏膜,引發口腔潰瘍或感染;也可能被孩子吞嚥進入消化道,引起胃腸道不適。
此外,霧化後的呼吸道處於較爲敏感的狀態,此時如果不注意護理,可能會導致呼吸道黏膜乾燥、刺激性咳嗽加重,甚至引發支氣管痙攣等不良反應。因此,霧化後的護理對於保護孩子的呼吸道健康、提高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霧化吸入治療後護理的具體步驟:
▌口腔清潔
霧化後,藥物可能會殘留在口腔內,尤其是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進行霧化時,若不及時清潔口腔,殘留的藥物可能會刺激口腔黏膜,甚至引發口腔真菌感染。因此,霧化結束後,應立即幫助孩子進行口腔清潔。
對於較大的孩子,可以指導他們用溫水漱口,每次漱口時間不少於10秒,確保口腔內藥物殘留被充分沖洗乾淨。對於較小的孩子,家長可以用棉籤蘸取少量溫水,輕輕擦拭孩子的口腔內壁、舌面及牙齦等部位,動作要輕柔,避免損傷口腔黏膜。此外,建議在霧化後半小時內避免進食,以免食物與藥物殘留混合,進一步刺激口腔黏膜。
▌呼吸道護理
霧化後,藥物會沉積在呼吸道,幫助緩解炎症、稀釋痰液等。然而,霧化過程中使用的氣體可能會使呼吸道黏膜變得較爲乾燥,同時,藥物殘留也可能引起呼吸道的輕微刺激。因此,霧化後的呼吸道護理非常重要:
➤首先,可以採用拍背排痰的方法,幫助孩子排出呼吸道分泌物。家長將手掌呈空心狀,從孩子的背部兩側肩胛骨下開始,自下而上、由外向內輕拍孩子的背部,每次拍背時間約3-5分鐘,頻率爲每分鐘120-180次。拍背時要注意力度適中,避免過重或過輕,以免對孩子造成不適或影響效果。
➤其次,保持呼吸道溼潤也很關鍵。可以在孩子的房間內使用加溼器,將室內溼度維持在50%-60%之間,或者使用生理鹽水噴霧,直接噴入孩子的鼻腔和口腔,幫助溼潤呼吸道黏膜,緩解因霧化引起的乾燥感。
➤此外,家長還應密切觀察孩子的呼吸情況,注意呼吸頻率、呼吸音等變化。如果發現孩子出現呼吸急促、喘息、咳嗽加重、呼吸困難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
▌皮膚護理
在霧化過程中,如果使用面罩進行霧化,面罩與孩子面部接觸的部位可能會對皮膚產生一定的壓迫和摩擦,導致皮膚出現紅腫、破損等情況。因此,霧化後要注意皮膚護理:
➤首先,檢查面罩接觸皮膚的部位是否有紅腫、破損等情況。如果有輕微紅腫,可以用溫水輕輕擦拭,然後塗抹適量的保溼霜或凡士林,以保持皮膚溼潤,緩解紅腫。如果皮膚破損較爲嚴重,應及時就醫處理。
➤其次,霧化過程中,皮膚可能會因霧化氣體的吹拂而失去部分水分,變得乾燥。因此,霧化後可以適當給孩子塗抹保溼霜,尤其是在面罩接觸的面部皮膚以及手部等容易暴露在外的部位,以保持皮膚水分,減少乾燥引起的不適。
▌飲食與水分補充
霧化後,孩子的胃腸道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刺激,因此建議在霧化後半小時內避免進食,以免引起嘔吐。半小時後,可以讓孩子進食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飯、麪條、蒸蛋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腸道負擔。此外,霧化過程中,孩子會通過呼吸道吸入大量的氣體,可能會導致身體水分丟失。因此,霧化後要鼓勵孩子多喝水,不僅可以幫助補充水分,還能稀釋痰液,促進痰液排出,進一步緩解呼吸道症狀。一般建議孩子每天的飲水量不少於1500-2000毫升,具體飲水量可根據孩子的年齡、體重以及病情等因素進行適當調整。
霧化後護理的注意事項
▌避免立即行動
霧化後,孩子的呼吸道可能會處於較爲敏感的狀態,此時如果進行劇烈活動,可能會引起呼吸急促、咳嗽加重等不適症狀。因此,建議孩子在霧化後適當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如跑步、跳躍等。可以讓孩子安靜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牀上,保持呼吸道通暢,休息時間一般爲15-30分鐘。如果孩子在休息過程中出現呼吸困難、面色發紺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活動,並及時就醫。
▌觀察藥物反應
雖然霧化治療的藥物一般是經過嚴格篩選、副作用較小的藥物,但個別孩子仍可能會出現藥物過敏或其他不良反應。因此,在霧化後,家長要密切觀察孩子是否有皮疹、瘙癢、呼吸困難、心慌等藥物過敏反應。如果發現孩子出現上述症狀,應立即停止霧化治療,並及時就醫。此外,還要注意觀察孩子是否有其他不良反應,如頭暈、噁心、嘔吐等,一旦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向醫生反饋,以便調整治療方案。
▌設備清潔
霧化器是霧化治療的關鍵設備,其清潔和消毒工作至關重要。如果霧化器清潔不當,可能會滋生細菌、黴菌等微生物,再次使用時可能會導致孩子感染。因此,每次霧化結束後,都要及時對霧化器進行清潔和消毒:
➤首先,將霧化器的各個部件拆開,包括面罩或噴嘴、霧化罐、連接管等,用清水沖洗乾淨,去除殘留的藥物和分泌物。
➤然後,將清洗後的部件放入含有消毒劑的溶液中浸泡消毒,一般浸泡時間爲15-30分鐘。消毒劑可以選擇醫用酒精、碘伏或專用的霧化器消毒液等,具體使用方法應按照產品說明書進行操作。消毒後的部件要用清水沖洗乾淨,去除消毒劑殘留,然後放在通風處晾乾,待下次使用。定期對霧化器進行清潔和消毒,不僅可以延長霧化器的使用壽命,還能確保霧化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小結
霧化治療是兒童呼吸道疾病治療的有效手段之一,但霧化後的護理同樣不容忽視。通過做好口腔清潔、呼吸道護理、皮膚護理以及合理安排飲食和水分補充等護理工作,可以有效減少藥物殘留可能帶來的不良反應,保護孩子的呼吸道和口腔健康,同時也有助於提高霧化治療的效果。家長在孩子接受霧化治療後,應嚴格按照上述護理要點進行操作,並密切觀察孩子的反應,如有異常情況及時就醫。只有家長和醫護人員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保障孩子的健康,讓霧化治療發揮出最大的治療效益。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臨牀藥學分會,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藥事管理專業委員會,臨牀合理用藥專業委員會.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2024版)[J].醫藥導報,2024,43(9):1355-1368
2.中華醫學會臨牀藥學分會《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編寫組.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2019年版)[J].醫藥導報,2019,38(2):135-146.
聲明:本文的採訪/撰稿/發佈由阿斯利康提供支持。
僅供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參考,不得轉發或分享非醫療衛生專業人士。不得用於推廣目的。
審批編號:CN-154181,過期日期:2026-02-25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爲決策依據時另行覈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