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一廢棄礦坑被傳疑現“白骨” 警方闢謠:是被泡爛外皮的枯樹枝

大皖新聞訊 近日,蕪湖市鏡湖區一廢棄礦坑因市民疑似發現“白色骨架狀物體”,受到關注。不過,經當地警方聯合藍天救援隊多輪探測確認,該物體實爲被水泡爛外皮的枯樹幹,相關傳言不實。

8月26日,大皖新聞記者採訪了鏡湖警方、蕪湖藍天救援隊和知情人,還原這次“烏龍”事件的經過。

8月8日,和縣帆船愛好者馬女士在該廢棄礦坑划船時,不慎將裝在防水袋裡的手機掉入水中。因礦坑水深數十米,打撈難度大,馬女士當時未能找回手機。8月9日,馬女士的男友攜帶潛水設備前往礦坑,計劃打撈手機。潛水過程中,他隱約看到水中有白色骨架狀物體,受驚後上岸,並將此情況告知了礦坑附近的其他遊客。

其間,有遊客回憶起“幾年前曾有人在此游泳後失聯”的往事,擔憂疑似“骨架”與失聯事件有關,遂第一時間向蕪湖警方報了案。

轄區派出所接到報警後,迅速趕赴現場開展工作,並立即聯繫藍天救援隊協助打撈。據瞭解,該廢棄礦坑水下環境複雜,平均深度約50米,最深處達80米,給搜尋探測帶來極大挑戰。救援人員啓用專業水下機器人,對報警人提及的發現疑似“骨架”區域細緻探測。

經過三天的多輪搜尋,救援人員並未發現任何“白骨”或人體遺骸,僅在疑似區域探測到一堆枯木樹幹。經反覆觀察確認,因長期浸泡在水中,這些樹幹的外皮已爛,露出的白色枝幹從視覺上看與骨骼有相似之處,再加上水中視線較爲模糊,才導致誤判。

警方在此提醒,面對未經證實的信息,市民應保持理性,切勿輕信、傳播不實內容。如發現異常情況,可及時向警方或相關部門反映,共同維護良好的公共秩序。

大皖新聞記者 孫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