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縣:淮河岸畔搶鮮忙 閒置河塘變“錢袋”
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時下正值菱角採摘季,在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縣朱頂鎮,百畝菱角塘迎來大面積豐收。農戶們搶抓時節採摘鮮菱,水上作業一派繁忙景象。
清晨五點半,種植戶周義君和家人已穿好防水服,開始新一天的採摘工作。他們手持塑料盆,穿梭於碧波綠葉之間,動作熟練地將成熟的菱角摘下。曾經閒置的房前屋後河塘,如今因發展特色菱角種植煥發新生機,正成爲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水上銀行”。
“我們早上五點半下塘摘菱角,摘到十點半鐘,能摘到60至70斤。在市場上摘多少賣多少,銷路不愁。”周義君介紹道。
雖然採摘工作辛苦,但望着滿塘沉甸甸的菱角,種植戶們的臉上始終洋溢着笑容。這一份辛苦背後,是沉甸甸的收穫。每一顆菱角都承載着汗水與希望,而市場的熱銷更讓他們信心滿滿。
種植戶周雅麗介紹,“今年菱角長勢良好,畝產可達1000至1500斤,市場售價約20元每斤,經濟效益可觀。”
朱頂鎮地處淮河岸邊,水資源豐富,具備良好的水生作物種植條件。近年來,當地政府立足資源優勢,將菱角產業列爲鄉村振興的“拳頭項目”,通過技術支持、政策扶持等手段,推動菱角實現規模化、標準化種植。
“我們一直種植的是優質品種,相比傳統品種產量提高30%,甜度更高、口感更佳。”朱頂鎮井頭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趙波表示,目前全村已有近百戶村民參與菱角種植,塘口近50個,年產值約80萬元。
依託良好的水生態環境,朱頂鎮通過整合村前屋後的池塘、窪地資源,發展以菱角、蓮藕、雞頭米爲主的“水上經濟”,不僅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也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今年以來,全鎮水上作物銷售額實現穩步增長,年產值突破350萬元,戶均增收達2萬元以上,真正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楊歡 幸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