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承恩公園華麗變身!大片草坡+親水步道 賞1300只烏龜
臺南市下營區武承恩公園1期改造工程完工,增加大片草坡、親水空間,整體環境如披上綠衣。(張毓翎攝)
臺南市下營區武承恩公園放養1300多隻本土烏龜,下營區公所爲營造更好親水空間和生態環境,前年爭取內政部國土署補助1000萬元,辦理第1期環境改造工程,今年初完工後,公園增加大片草坡、親水空間,整體環境如披上綠衣,但1期工程範圍僅佔園內面積約3成,公所爭取2、3期工程,延伸改善環湖步道和親水環境。
武承恩公園佔地達2.2公頃,水域面積更達1公頃之多,具有文化、生態、防洪及觀光休閒重要的功能,園中的池塘稱「泮月池」,在地人稱爲「埔堀仔」,上帝廟過去放養許多烏龜,公所初估達1300多隻,去年與鄰近的下營國小合作設置解說牌、生態廊道,增進學子對龜類生態的認識。
下營區長李宗翰表示,武承恩公園蘊含豐富生態資源,是在地民衆重要的休憩場所,公所前年與上帝廟、地方民衆取得公園改造共識後,向中央爭取改造經費,把原本過多的水泥圍牆鋪面和不安全步道,改爲友善人本、親水綠化的環境,同時增添綠地,讓公園有如披上綠色的衣服。
李宗翰說,武承恩公園若要整體完成改造,得耗資4000、5000萬元,因此分3期爭取經費,目前第1期工程已順利完成,後續會積極爭取第2、3期工程。3年1科的「下營香」遶境即將舉行,歡迎市民朋友到上帝廟祈福外,可以順道來附近的武承恩公園走走、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