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J:川普正在「以自己的方式」重建美中關係 目標川習明年互訪

美國川普總統(左)於首爾時間30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見面。(美聯社)

華爾街日報(WSJ)28日分析,川普總統第一任內瓦解了美國數十年來與中國的交往關係,如今則準備好要跟北京恢復互動,如同前總統柯林頓、歐巴馬時期一樣,只不過這回川普將以自己的方式行事。

經過兩天在吉隆坡的密集協商,美中兩國貿易談判高層代表26日終於確認了協議架構,爲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南韓舉行的「川習會」達成重大協議預先鋪陳。報導指出,美中雙方能夠達成協議,本身就是帶有交易意味的休兵,中國恢復購買美國大豆,新一波稀土管制則暫緩實施,美國則停止對中國加徵關稅,取消因爲芬太尼在美國出現濫用危機而對中國商品開徵的20%關稅,美國也可能不再針對中國推出政策行動。

不過,除了暫時的貿易休兵之外,協議還有更重要的意義。這是美中之間重新建立有架構的高層對話的第一塊基石,旨在確保未來一整年由兩國領導人主導的外交關係能夠落實。報導指出,雙方敲定的計劃目標遠大:川普明年初將訪問北京,習近平明年稍後則將回訪美國。

對川普來說,目前的局面與第一任期截然不同。

曾在歐巴馬政府擔任資深國安官員的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教授麥艾文(Evan Medeiros)表示,川普第一任執政期間讓美中兩國進入一種長期、毫無疑問的競爭關係,也可以說是衝突關係,「而現在川普面對中國時似乎推翻自己的劇本,開始推動高層互動的新階段」。

美中兩國緊張關係緩和,讓川普擦亮交易大師的招牌,確保短期經濟獲得緩解,例如中國恢復採購大豆,這些措施在幾個共和黨票倉州將獲良好反應。

國際關係分析師說,緊張關係趨緩也對北京提供優勢。知情人士說,北京決策核心圈認爲,習近平逐漸接近「戰略僵局」(strategic stalemate)的近程目標,也就是處於一種長久的平衡狀態,美國壓力變得是可以處理的,中國也因此爭取到更多時間,能夠迎頭趕上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