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J:3場大勝開拓民主黨復興之路 共和黨應視為「預警」

在4日全美地方選舉中,民主黨大勝,多有斬獲。圖左起爲維吉尼亞州州長當選人史潘柏格、紐約市長當選人曼達尼,及新澤西州州長當選人薛瑞爾,4日晚分別在競選總部慶祝勝選。(美聯社)

維吉尼亞州州長、新澤西州州長和紐約市長4日選舉都由民主黨候選人大勝,華爾街日報分析指出,對民主黨這個在川普總統治理下士氣低落、權力被削弱的政黨來說,意義遠不止於贏得三場勝利,更開拓了邁向復興之路;選民透過選票推出了新一代領袖,可望爲民主黨注入新活力。

至於落敗的幾位共和黨候選人,支持率均無法超越川普的低支持率;部分共和黨人表示,如此結果表明,在邁向明年至關重要的期中選舉路途上,民主黨氣勢更盛;共和黨應將4日選舉結果視爲「預警」,認真以對。

華爾街日報指出,維州當選州長史潘柏格(Abigail Spanberger)及新州當選州長薛瑞爾(Mikie Sherrill)都是具有中間派立場且擁有國家安全背景的民主黨籍女性,她們意外以巨大優勢獲勝,得票率領先對手13個百分點以上,兩人都承諾降低日常生活開支成本,並將對手與川普和「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運動相連。至於紐約市長選舉則由民主黨左翼新星、民主社會主義者曼達尼(Zohran Mamdani)當選,代表選民已選出新一代領袖。

若從得票率來看,至少在政治競爭激烈的維州和新州,共和黨州長候選人支持率都無法超過川普低支持率。新州候選人、現任副州長西塔瑞利(Jack Ciattarelli)獲川普背書支持,最終得票率43%,幾乎等於川普的新州支持率。共和黨維州候選人厄爾-西爾斯(Winsome Earle-Sears)獲42%選票,略高於川普在維州的39%支持率。

SSRS「選民民調」(Voter Poll)顯示,這兩州都有兩倍以上的選民表示,他們投票是爲了表達反對川普,而非支持川普。

曾任共和黨全國委員會政治主任、前聯邦參議員馬侃(John McCain)總統競選團隊成員杜海姆(Michael DuHaime)表示,「這些結果對共和黨非常不利,共和黨應認真對待這項警訊。共和黨人需要在競爭激烈選區建立出獨立於川普的身分認同,不能指望只靠動員死忠支持者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