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C 中國科學院院士喬紅:具身智能呈現十大發展趨勢

中經記者 曲忠芳 北京報道

8月8日上午,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WRC)在北京亦莊開幕。在開幕式上,世界機器人合作組織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喬紅髮布了《2025具身智能機器人發展趨勢》,主辦方中國電子學會發布了《2025人形機器人十大潛力應用場景》。與此同時,北京市首個全品類機器人展示中心“機器人大世界”也升級至2.0版本。

喬紅介紹,2025年具身智能機器人迅猛發展,主要呈現出10個方面的趨勢:一是物理實踐+物理模擬器+世界模型協同驅動感知,三者融合爲具身智能機器人的感知、認知與決策控制奠定基礎;二是多模態大模型賦能具身決策,以提升機器人在非結構化環境下的任務執行與可靠決策能力;三是融合模型預測、強化學習與生命科學的控制,以提升機器人在動態環境下的泛化性與適應性;四是深層次人工智能驅動的設計,加速具身智能的控制設計和本體設計;五是高度協同與動態適配的具身智能軟硬件一致性;六是具身智能機器人“大工廠”,在仿真環境中實現快速研發;七是基於物理實體採集與仿真合成構建大規模高質量具身智能數據集;八是融合多智能體協同機制,實現具身智能機器人集羣與人協同發展;九是跨學科的具身智能機器人開源社區;十是面向具身智能機器人的安全評估與倫理建設。需要指出的是,前七個趨勢集中在具身智能的單體,而後三個趨勢則歸類於羣體智能。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人形機器人產業在加速發展的同時,落地應用成爲業界最爲關注的問題。基於此,中國電子學會組織遴選出人形機器人十大最具潛力的應用場景,涉及工業、汽車製造、3C製造、船舶製造、石油化工、電力生產、安全應急、商業服務、家居服務和農業生產。其中,在安全應用災害應對與救助應用場景中,人形機器人可搭載煙霧傳感器、熱成像儀等設備,爲救援決策提供支持。在家居服務場景中,人形機器人協助日常陪伴與生活照料,承擔家庭重複性事務等。

在開幕式現場,“機器人大世界2.0”正式升級。記者瞭解到,“機器人大世界”是北京市首個全品類機器人展示中心,作爲2024年世界機器人大會的重點項目之一,於去年8月21日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人亦創國際會展中心揭牌成立,採用“關鍵技術+核心產品+應用場景”的展示模式。

(編輯:張靖超 審覈:李正豪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