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W引爆Edge AI 3檔大摩按贊
Wafer-on-Wafer(WoW)堆疊技術將成爲驅動Edge AI裝置革命的關鍵技術。圖/美聯社
外資券商摩根士丹利最新研究指出,AI運算需求由雲端延伸至終端裝置,Wafer-on-Wafer(WoW)堆疊技術將成爲驅動Edge AI裝置革命的關鍵技術。
大摩點名三家技術成熟、具備先進記憶體堆疊能力的公司將直接受惠,臺廠華邦電(2344)、愛普*(6531),以及陸廠兆易創新(GigaDevice),這三家廠商的技術領先、合作伙伴穩固,有望在WoW新應用市場中搶佔高成長紅利。
大摩估計,WoW市場規模,將從2025年僅1,000萬美元,爆發性成長至2030年的6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257%。
大摩指出,傳統的高頻寬記憶體(HBM)與CoWoS封裝方案,雖適合資料中心等高端市場,但對體積、功耗與成本高度敏感的終端AI裝置,如AI手機、PC、穿戴式裝置與AI眼鏡而言,已難以滿足需求。
WoW技術透過3D封裝方式,直接將DRAM與邏輯晶片垂直堆疊,不僅能提升10倍記憶體頻寬、降低超過90%功耗,更可顯著縮小晶片體積,成爲Edge AI領域的理想解決方案。
大摩指出,華邦電的CUBE技術已達量產成熟階段,預計2027年WoW營收佔比將達4%,2028年將進一步擴大。華邦具備與臺積電、聯電等晶圓代工緊密合作的條件,在記憶體邏輯混合堆疊中具備先發優勢。
兆易創新憑藉與長鑫存儲(CXMT)的製程合作,具備進行8層堆疊的能力,2027年WoW營收佔比可望達8%。大摩預期,兆易創新將主導中國市場的相關應用。
愛普*早期即參與WoW技術開發,已成功在加密礦機應用中量產,並可望延伸至Edge AI應用,預估2027年WoW貢獻營收佔比將達27%,在樂觀情境下更上看48%。
大摩預期,WoW技術將自2027年起進入放量階段,屆時,主流品牌的AI手機、AI PC與車用邊緣運算裝置,將陸續採用該技術,2027年市場規模可達6.22億美元,成爲終端AI滲透率加速的轉捩點。
儘管目前WoW與Mobile HBM仍被視爲互補方案,但大摩強調WoW於NPU(神經處理單元)的應用,更具經濟效益與彈性,適合應對低功耗、高頻寬、低成本的邊緣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