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男人竟然得了產後憂鬱!」 33歲奶爸放棄事業全職帶娃

「我一個男人竟然得了產後憂鬱!」33歲奶爸放棄事業全職帶娃,已離婚。(圖片由AI生成)

據《新聞晨報》報導,「我,一個男的,竟然得了產後憂鬱」,這是92年的「茉莉爸」在影音平臺上的自述。通常,「產後憂鬱」這個詞,與媽媽身份聯繫在一起。但當性別翻轉,爸爸帶娃也遭遇了同樣的痛苦和委屈。在「茉莉爸」看來,他放棄事業全職帶孩子,面臨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壓力。

他不斷經歷與伴侶的爭吵,孩子一歲半時,雙方決定離婚。

「茉莉爸」不是個例,事實上,很多新手父母都曾經歷帶娃的苦悶。在「茉莉爸」的評論和私信中,女性和男性家長均向他表達過自己的痛苦和不被理解。「產後憂鬱」並非天然地與性別相關,而是一種育兒處境。

生孩子之前,夫妻二人沒有商量過誰帶娃這件事,「茉莉爸」表示,基於自家的情況,由他來帶會更方便些。他是做寵物用品銷售的,前妻在體制內工作,相對來說,他的工作自由度更高。

雙方的父母要麼在打工,要麼不在本地,幫不上什麼忙。家庭的經濟條件也不允許請保姆。就這樣,等前妻產假結束後,他開始承擔帶娃的任務。

「茉莉爸」是獸醫專業碩士畢業,以前從事寵物食品銷售工作,是品牌大陸西南區的代理商。「從2014年到生孩子之前,我一直處於頻繁出差狀態。全職帶娃後,我只能靠從前積累的客戶資源,線上聯繫商家和買家,從中賺利潤差。」

那時候,「茉莉爸」每個月的收入平均下來有2萬(人民幣,下同)左右,現在基本上就千把塊,還不是每個月都有。

生活狀態跟從前的落差,讓他有一種失衡感。帶娃越久,他的心裡越不舒服。有時候,他覺得自己的價值被浪費了。

「茉莉爸」表示,工作讓他掌握生活的主動權。他能實現孩子想要的東西,而不至於太窘迫。掙更多錢,也更受人尊敬,不用看別人臉色,會讓自己活得更舒服。

跟孩子相處很幸福,可是不工作就沒收入,光是空陪孩子纔是最沒意思的。當孩子長大了,做家長的兜裡掏不出錢更尷尬。

全職帶娃一年多的時間裡,「茉莉爸」幾乎從未感到快樂。去年五六月,他感覺自己憂鬱了。那陣子,他整晚睡不好,做什麼都提不起興趣,回想起之前的生活就流淚,兩個月瘦了10公斤。

女兒茉莉出生與2023年5月,現在快兩歲了。從她五六個月大起,「茉莉爸」就開啓每天睜眼娃,閉眼娃的全職帶娃生活。

一般早上6點娃就醒了,「茉莉爸」得起來給她泡奶粉,這時候正是小朋友的興奮期,他要陪她玩到8點。之後可能眯一會兒,有時候娃睡了,他會趁空檔時間工作一會兒。

午飯後,他們常去戶外公園或室內遊樂場玩。下午5點左右,她會再次犯困,等她睡着,他開始做飯、剪影音。晚上七八點她又醒了,我要給她放動畫片,講兒童繪本。直到11點以後,我們才能躺在牀上,等待最終入睡。

八個月到十五六個月大的孩子睡不了整覺,每隔3小時左右就會起一次夜。這時候「茉莉爸」要時刻關注着女兒,她醒爸也醒,睡不踏實。那段時間,他整夜整夜地失眠。

倒不是因爲娃半夜老醒,而是隻有半夜纔是屬於「茉莉爸」自己的時間。

娃睡着後,「茉莉爸」會躺在牀上刷短影音,或者打兩盤遊戲。大腦被激活後,即便他不想再刷了,也遲遲不能入睡。「茉莉爸」總是回想之前的工作,感覺落差很大,壓力不斷襲來。心裡苦悶,越想越睡不着,只能閉着眼逼自己硬睡。

「茉莉爸」的寶寶喜歡讓人抱着,如果不抱,她就會打挺,或腳支地不讓嬰兒車走。基本每次出門「茉莉爸」都得抱着女兒,「我會雙手交叉,託着她的屁股,讓她坐在我的手臂上,上身倚着我。」

長時間保持這個姿勢抱娃,沒過多久,「茉莉爸」就得了腱鞘炎,手上一直貼着膏藥。最近跟之前的同事見面,他們還問他是不是在健身,爲什麼肌肉這麼發達?他說,從來沒練過,都是抱娃抱的。

娃還是生過一次大病,直接住進了PICU(兒童重症監護病房),醫生下了病危通知書,整整5天,「茉莉爸」沒洗過澡,沒換過衣服,在醫院裡陪伴孩子,孩子萬幸康復後,「茉莉爸」的父母卻埋怨他,怎麼帶個孩子都帶不好,我們小時候帶你就沒這麼多事。「茉莉爸」表示那一刻自己感覺很委屈。

「茉莉爸」和前妻在相親軟體上認識,婚後沒有規劃生孩子,但稀裡糊塗地懷孕了。一開始猶豫過要不要這個寶寶,最後還是決定生下她。

哺乳期兩人一起帶娃,沒有耗費太多精力,等前妻產假結束,「茉莉爸」準備一個人帶孩子時,其實沒做太多心理建設。因爲沒經歷過,不知道獨自帶娃是啥樣的。沒想到後來這麼痛苦。

「茉莉爸」自述,他理想中的帶娃生活是可以全職,可以辛苦,但另一半需要清楚他的付出。如果妻子對帶娃的認知清晰,不自覺就會給到情緒價值,送個小禮物,以及各種話語上的體貼。但凡伴侶覺得不就帶個娃嘛,有啥累的,這就完蛋了。

因爲工作的原因,前妻只有週末纔回來。她回家的時候,「茉莉爸」會帶着寶寶等在門口接她。「茉莉爸」希望妻子跟他說「老公帶娃辛苦了」,可開門見到她,迎來的卻是指責。

她看到娃就說,「你爸從來不給你換新衣服,身上這麼髒」。帶娃很累,「茉莉爸」根本顧不上給寶寶換衣服。聽到這些話,「茉莉爸」心裡迎接妻子的歡喜全都變成委屈。

久而久之,兩人爆發爭吵,吵完就去辦了離婚手續,一個月冷靜期結束後,立馬離了。

「茉莉爸」開通了短影音帳號分享自己的帶娃日常,意外獲得不少人的關注。「幾乎沒有人從男性視角出發講帶娃憂鬱,而我講的又是寶媽們真實經歷的,確實有共鳴。」

她們看到影音後轉發給老公,有人看到會理解寶媽的處境,也有人覺得「茉莉爸」爲了流量故意搞噱頭。

「茉莉爸」在關於產後憂鬱的影音中描述,孩子畢竟不是從自己肚子裡生出來的,自己因爲帶娃辛苦已經產生了憂鬱,可想而知,生育後的寶媽,面對體內激素水平大幅下降的同時,還要去全職照顧好孩子有多難。

「茉莉爸」多次呼籲要對寶媽多一點關愛,對「產後憂鬱」多點關注和理解。前妻也看過影音,看完她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她從未注意過的事情。後來雙方都反思過自己的問題,情況會好一些。現在妻子依舊每週末回家帶娃,算是複合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