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留在這裡,用心澆灌每一株幼苗”
(原標題:“我要留在這裡,用心澆灌每一株幼苗”)
“我要留在這裡,用心澆灌每一株幼苗”
作者: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諶慧 通訊員 熱孜貝克·麥吾勒太 來源:兵團日報 日期:2025-04-07
4月3日,六師北塔山牧場,春風裡透着些許暖意。
“別克,下樓梯時別跑太快;瑪依拉,紅領巾掉啦,快撿起來;大家把衣服拉鍊拉好,彆着涼……”北塔山牧場學校內,一個年輕的身影穿梭在教學樓內,不厭其煩地對孩子們一一叮囑道。她是北塔山牧場特崗教師楊舒雯,今年已是她在這裡服務的第三個年頭。
北塔山牧場地處中蒙邊境,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全年大風天氣近300天。“我的家鄉在山西,2022年特崗教師面試時第一次來到北塔山牧場。就像歌裡唱的那樣——‘那遠山呼喚我,曾千百次路過’,這就是北塔山牧場給我的初印象。”在楊舒雯眼裡,這裡的人們總是帶着明媚的笑容,質樸、真誠。
順利通過面試後,楊舒雯成爲北塔山牧場學校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楊舒雯發現,由於這裡大部分學生是哈薩克族,學習古詩詞的時候,大家很難深入理解詩詞所蘊含的意境。
經過不斷摸索,楊舒雯開創了自己的一套教學方法。“講解古詩詞時,如果作者身處的朝代處於衰落期,生活潦倒不如意,那我就會告訴學生詩詞體現的是‘放羊的時候羊丟了’的感覺,反之,就是‘放羊的時候羊生羊娃子了’。”楊舒雯笑道,這種表達也許不夠精準,但能讓孩子們設身處地體悟到一種感覺。
楊舒雯在北塔山牧場學校度過了快樂的時光,帶出了一個個優秀的學生,也看到學校建起了新的教學樓、宿舍、操場,多媒體設備、計算機教室逐漸普及……北塔山牧場學校校長塞力克告訴記者,不久前,楊舒雯提出申請,要留在北塔山牧場繼續服務。
“誰說這片土地長不出參天大樹!我要留在這裡,用心澆灌每一株幼苗。”楊舒雯寫在日記本里的文字,既是自己的誓言,也是對未來的期盼。
責任編輯:張宇帆 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