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首架村集體購置飛機在蕪首飛

“第一次坐飛機,坐的還是咱們永興村自己的飛機,高興!”7月20日上午10時,在灣沚區花橋鎮東方飛谷航空飛行營地,75歲的村民代表丁長榮登上了嶄新的雙座輕型飛機“永興號”,作爲首位乘客見證了我省首架村集體購置飛機的正式首飛。

一個村集體爲何斥資買飛機?永興村的決策絕非“拍腦袋”之舉。2024年10月,佔地376畝、全國首個按A1類通用機場標準建設的東方飛谷航空飛行營地在村裡建成並投入使用,提供飛行培訓、空中觀光、高空跳傘、熱氣球體驗等多元航空服務。“買飛機是爲了讓營地‘如虎添翼’。”花橋鎮永興村黨委委員、村委會委員丁慧笑着解釋,遊客低空體驗帶飛需求激增,現有運力出現缺口,“買了新飛機,不僅能滿足遊客需求,村裡也多了個穩穩當當的新財源。”

這筆投資將很快“飛”出真金白銀的效益。東方飛谷航空飛行營地負責人王裕正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永興號”採用“保底+分成”的方式委託運營,“每年可以爲村裡保底增收10萬元,按目前的客流量,幾年內就能收回成本。”

跑道上,熱氣球拖着彩色裙襬緩緩攀升,通用飛機載着遊客掠過成片的荷塘與稻田;營地周邊,採摘園裡歡聲笑語不斷,鳩茲灣的田園牧歌裡金浪翻滾正釀豐收。從空中體驗到地面消費,飛行營地像一根紐帶,將散落的鄉村文旅資源串成了“金鍊條”。花橋鎮黨委委員、副鎮長黃靜告訴記者,營地自投入運營以來,累計接待遊客3萬餘人,帶動周邊100餘名羣衆靈活就業,人均月增收2000元;同時帶動全鎮旅遊消費達1500萬元。

“永興號”的起飛,乘着我省加快培育低空經濟的政策東風。2024年4月,我省出臺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激發低空消費活力。依託蕪湖市國家首批通航產業綜合示範區建設,灣沚區積極探索“低空+旅遊”模式,爲鄉村振興提供了新思路。永興村的實踐,既是低空經濟紮根鄉土的有益嘗試,更是鄉村在新質生產力浪潮中主動求變的鮮活註腳。

跑道連稻田,飛機接雲端,永興村的“飛天夢”正化作振興實景。“下一步,我們將以低空經濟爲引擎,持續深化文旅體融合,優化營地配套、引入多元業態、打造有影響力的‘低空+體驗’‘低空+場景應用’品牌,發展全域旅遊,促進鄉村振興,帶動集體增收、羣衆致富。”黃靜說。

記者 韓萬春 江帆 馮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