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勝利了! 臺北中山堂將辦「重現臺灣光復受降典禮」活動
▲臺北市中山堂。(圖/ETtoday資料照)
臺北訊
1945年10月25日是臺灣歷史上極具象徵意義的一天,象徵日本殖民統治結束。時隔80年, 10月24日下午,一場「重現臺灣光復受降典禮」的活動,將在中山堂光復廳舉行,邀請抗戰老兵、學者專家等共同追憶歷史、致敬英烈。
臺灣光復的歷史源於甲午戰爭。1894年清朝與日本爆發戰事,翌年簽訂《馬關條約》,被迫將臺灣與澎湖割讓給日本。之後,日本於1937年發動「蘆溝橋事變」,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隨後,國民政府設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任命陳儀爲首任行政長官,負責接收日本在臺政務與軍事事宜。10月25日上午10時,受降典禮於臺北公會堂正式舉行。
爲紀念這段影響深遠的歷史,「臺北市感恩協進會」與「全球華人紀念抗日協會」等單位,攜手於10月24日(星期五)下午2時30分,在臺北市中山堂光復廳,舉行「我們勝利了--臺灣自日本殖民光復80週年紀念活動」,除邀請大家「重現臺灣光復受降典禮」外,更回顧臺灣自日據到戰後重建成亞洲四小龍的史實。
活動預計自下午1時45分開放報到,由於現場名額有限,需事先以紙本(考慮長者可能不熟悉網路)或線上報名,或是,也可以在當天至現場候補報名。
「臺北市感恩協進會」表示,這次活動內容包括「日據暨抗戰圖片展」、「真人實景重現受降儀式」、「向英雄致敬」、「影片回顧史實」、「主題座談會」,同時安排「女記者作家歡唱團」與「中華民國團結自強協會合唱團」聯合演唱歷史歌曲,現場亦播放珍貴影像,讓觀衆重返1945年的歷史時空。
此外,主辦單位特別邀請抗戰老兵魏祖志及曾東昇出席。魏祖志今年高齡100歲,曾親歷抗戰前線,見證戰火與最後勝利;曾東昇則爲李友邦將軍創立之「臺灣少年團」成員,現任全球華人紀念抗日協會理事長。兩位見證者的現身,將爲活動增添珍貴的歷史記憶與精神傳承。
此外,活動邀請多位學者進行專題座談,其中包括丘秀芷女士主講「臺灣光復前後」,講述其家族在日據時期保存中華文化、及光復後教育體制的轉變。何邦立醫師主講「林可勝與抗戰救護及對臺貢獻」,探討這位被忽略的醫學先驅如何在抗戰與戰後醫療建設中留下足跡。
另外,還有魯炳炎大使主講「亞洲四小龍的起落」,從光復後的土地改革、美援與經濟發展,剖析臺灣如何成爲亞洲經濟奇蹟。楊維真教授主講「抗戰與臺灣」,回顧臺籍青年赴大陸參戰的史實。李君山教授主講「抗戰勝利對臺灣的影響」,探討戰後政治與社會的轉型。
主辦單位表示,透過「參加受降典禮、打卡歷史場景、瞭解臺灣戰後重建」,相信這場活動不僅是歷史的重現,更是文化記憶的延續,也期盼民衆攜友帶眷,共同回顧那段臺灣光復的榮耀時刻,感念先輩的犧牲奉獻,並以此爲契機,凝聚社會對歷史的尊重與和平的珍惜。
報名方式:
1) 紙本通信報名(30名):10/16前,寫明「報名參加10.24光復廳活動,並留下姓名、連絡電話」限掛寄至「105臺北郵政118-00730號信箱」。郵戳爲憑。若有陪同者,也請列名。
2) 網路報名(120名):10/20前,點入https://reurl.cc/2Qd6Z6依序填表報明。
3) 現場候補:10/24當天現場候補。下午2:20依序開放候補入場。
4) 預先報名者,2:15前若未完成報到,請現場登記爲「現場候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