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思-馬來西亞數位交易服務 開展電子支付與證券市場整合

借鏡馬來西亞數位交易服務,若於使用者知情且同意前提下,開放電子支付應用程式與證券商交易平臺連結,讓電子錢包使用者可無縫地進行證券交易,提高其使用便利性,或可收用戶引流成效,促進我國證券市場成長茁壯。圖/摘自Pixabay

電子支付產業發展迅速,各國政府積極推動金融科技應用,提升生活便利性及促進普惠金融,若能與證券市場整合發展,必可提升整體綜效。馬來西亞2024年推出之數位交易(e-Trade)服務,由馬來西亞交易所(Bursa Malaysia)、一觸即通電子錢包(Touch 'n Go eWallet)、艾芬黃氏投資銀行(Affin Hwang Investment Bank)共同推出,目的在於降低證券投資門檻,促進馬來西亞實現普惠金融。

一觸即通電子錢包爲馬來西亞市佔率最高之電子支付平臺,擁有2,800萬用戶,覆蓋該國超過60%人口,透過與艾芬黃氏投資銀行合作,一觸即通電子錢包用戶僅需在應用程式內點選數位交易選項,系統會出現提示視窗,電子錢包用戶需勾選是否同意將其個人資訊提供給艾芬黃氏投資平臺系統,待用戶同意後,即自動導向艾芬黃氏之投資平臺,用戶完成交易帳戶申請並通過審覈後,即可於數位交易服務登入該交易帳戶,直接買賣由馬來西亞交易所提供之股票及ETF等投資標的,用戶亦可透過數位交易即時查看其投資組合績效。

爲鼓勵用戶採用此項服務,用戶可享有免除集中保管開戶費及交易經紀費減免等優惠,並可利用艾芬黃氏投資銀行提供之經紀費合併服務,進一步降低交易成本。

此外,爲降低新手投資人投資門檻,數位交易服務結合馬來西亞交易所投資人教育資源,提供新手投資人必要市場知識,據估計此項服務首年可爲馬來西亞證券市場帶來10萬名新投資用戶,展現電子支付與證券交易平臺整合的潛在影響力。

回頭看臺灣市場的現況,證交所爲因應電子支付市場成長趨勢,已於去年修正「證券商交割專戶設置客戶分戶帳作業要點」,新增電子支付帳戶作爲證券交割資金的撥付選項,使投資人可透過電子支付方式購買股票,有助於降低投資門檻。但因電子支付平臺未與證券商交易平臺建立連結,使用過程易有斷點發生,整體使用體驗有待改善。

依我國現行規範,證券商可申請辦理與資訊公司異業合作業務,然前述資訊公司是否包含電子支付業者,則仍然有待認定,現今電子支付應用程式僅可連結至證券商提供的網頁,其功能與交易平臺尚有差異,證券商與電子支付商間相互引流客戶的成效有限。

借鏡馬來西亞數位交易服務,若於使用者知情且同意之前提下,開放電子支付應用程式與證券商交易平臺連結,讓電子錢包使用者可無縫地進行證券交易,提高其使用便利性,或可收用戶引流之成效,促進我國證券市場成長茁壯。且若能進一步開放我國證券商與電子支付業者間跨域合作,將可望提升整體綜效,進一步促進我國證券市場發展,實現普惠金融與數位金融創新並進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