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太空經濟年度總產量破萬億元

北京日報訊(記者 何蕊)我國太空經濟總量快速增長,發展動能強勁、潛力巨大。昨天,中國人民大學發佈《中國太空經濟指數報告》,從總產出、增加值及對宏觀經濟的帶動效應等方面,評估我國太空經濟的發展現狀。報告顯示,我國太空經濟指數總體呈持續上升趨勢,年度的總產量已突破萬億元規模,爲建設航天強國提供了有力支撐。

太空經濟可以理解爲:在探索、理解、管理和利用太空的過程中,爲人類創造和提供價值和利益的所有活動及相關產業所形成的經濟業態總稱,涵蓋了從太空探索、衛星發射、航天器製造,到通過太空技術提供的各種應用服務。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院長魏楚介紹,報告旨在建立太空經濟覈算框架,通過指數計算,爲構建太空經濟統計治理體系、促進高質量發展提供方法支持和政策參考。

報告顯示,我國太空經濟實現了量級躍升,年度總產量從2008年的535.74億元,增至2024年的16248.5億元。製造業、電力等能源供應業、建築業等和太空經濟的關聯最緊密。其中,太空經濟每產出1萬元,就有平均約4000元來自制造業。近年來,科研與技術服務業在太空經濟產出結構中的佔比持續上升,反映出太空經濟的發展重心由基礎設施構建向知識密集型服務環節延伸。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