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艘大洋鑽探船“夢想號”今年將交付

深潛、深鑽、深網,這三深被認爲是深海探測的主要手段。今年我國深海領域又一個大國重器即將上新,我國首艘大洋鑽探船“夢想號”今年將交付使用。

深鑽指的是大洋鑽探。上世紀90年代,中國加入“國際大洋鑽探計劃”。我國科學家汪品先院士聯合國內其他科學家,在中國南海取得高質量連續巖芯共計5500米,爲南海演變和東亞古氣候研究取得了3200萬年的深海記錄,這也是第一個由中國人設計並主導的大洋鑽探航次。

2017年,中國人自己的大洋鑽探船“夢想號”開始籌建。四年後動工建造,去年年底完成首次試航,今年4月進入調試和內裝階段,預計今年這個大國重器將交付使用。“夢想號”設計鑽探深度11000米,有望鑽穿地殼、抵達地幔。

我國正在編制未來十年中國大洋鑽探科學執行計劃

依託大洋鑽探船等關鍵裝備,我國正在編制未來十年中國大洋鑽探科學執行計劃,其中包括聯合國際發起新一輪國際大洋鑽探計劃,在全球大洋組織鑽探航次,在上海臨港建設運行國際大洋鑽探巖芯實驗室等。

由同濟大學牽頭,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共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海底科學觀測網也正在建設中。目前已完成了“同濟·海一號”東海多圈層觀測塔以及監測與數據中心的建設。未來,科學家們在辦公室就可以實時掌握海洋數據,不僅可以預報海洋天氣,防災減災,也可以服務海底資源探測和海洋開發。

中國科學院院士 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 汪品先:海洋科學轉型了,從海面到海底了,這個時候中國給你一個機會,你可以彎道超車。

(總檯央視記者 帥俊全 周培培)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