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次探測到月球新一代激光反射鏡回波信號

(來源:光明日報)

轉自:光明日報

【瞧!我們的前沿科技】

本報廣州8月15日電(記者雷愛俠、吳春燕)日前,中山大學天琴測距臺站首次探測到月球新一代激光反射鏡NGLR-1的回波信號,並確認測距實驗成功。這是我國科學家首次探測到該月球激光反射鏡,我國成爲繼法國、德國和美國之後實現對該合作目標進行測量的國家。

8月13日0時37分,中山大學天琴測距臺站工程師韓西達、吳先霖帶領團隊成員探測到NGLR-1的激光回波信號,初步獲得17個距離測量值,因天氣原因,實驗暫停。5時39分,再次獲得NGLR-1的38個距離測量值,確認測距實驗成功。

吳先霖介紹:“這些小小的‘鏡子’,是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重要窗口。此次成功探測反射鏡回波信號,爲我們理解引力、時空、月球內部以及地月系統的演化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數據。”

20世紀,美國和蘇聯先後在月球上放置了5個可供測月的激光反射器陣列。2019年,天琴計劃團隊實現了對這5個激光反射鏡的測量,使我國成爲國際上第三個完成該實驗的國家。今年3月2日,美國“藍色幽靈”月球着陸器將第六塊激光反射鏡NGLR-1投放到了月球。

韓西達表示,NGLR-1是一個孔徑爲10釐米的實心單體。“可以理解爲,我們要在茫茫月球探測到這個10釐米大小的物體。”其目標更小,觀測難度更大,但是精度更高,可爲月球物理學、天體物理學和宇宙學的長期研究提供支持。

天琴計劃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羅俊於2014年提出的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預期於2035年前後在約10萬公里高的地球軌道上部署三顆衛星,構成邊長約17萬公里的等邊三角形星座,建成空間引力波天文臺,進行基礎物理、天體物理及宇宙學的前沿研究。本次成果是天琴計劃進展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