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護理事業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來源:光明日報

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記者11日從國家衛生健康委獲悉,近年來,我國護士隊伍不斷髮展壯大,註冊護士數量以年均8%左右的幅度逐年增加,護理專業服務水平穩步提升。

“十四五”時期,國家衛生健康委堅持以人民健康爲中心,通過加強護士隊伍建設、持續優化護理服務、加強醫療機構護理工作、實施改善護理服務行動計劃等,進一步促進護理工作貼近患者、臨牀和社會。目前,醫療機構提供延續性護理服務的病區佔比超過85%,旨在解決患者出院後的常規護理、專病護理問題。

近年來,我國護理事業的內涵與外延不斷豐富。通過實施老年護理提升行動、擴大“互聯網+護理服務”覆蓋面、推動老年居家護理服務發展等,將護理服務從院內延伸至院外,爲羣衆提供老年護理、慢病管理、康復指導、安寧療護等服務。目前,各地共計4000餘家醫療機構爲羣衆提供7類60餘項上門護理服務項目。

同時,各地落實《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取得積極成效。上海市採取有效措施爲臨牀一線護士減負,要求醫療機構簡化護理文書書寫,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設置靜脈配置中心,三級醫院牀邊監護系統逐步實現數據自動採集、輸液自動化監測系統全覆蓋。山東省聚焦老年人構建以醫院爲依託、老年醫學科爲重點、其他機構爲基礎的老年護理服務體系,打造以“互聯網+護理服務”爲依託的分層分類院外老年護理延續服務體系,建立以縣域爲單位的院外延續服務共同體。湖南省強化頂層設計,將“互聯網+護理服務”納入本級護理質量控制體系,強化“互聯網+護理服務”監督管理,已有138家醫療機構開展相關工作,實現市州全覆蓋。

國家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研究制訂“十五五”護理事業發展規劃,明確“十五五”時期我國護理事業發展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包括持續擴容護士隊伍、不斷優化護理服務、推動免陪照護服務試點工作等,以及增加多元化、多層次的老年護理服務供給,切實提升羣衆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