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字典裡沒有‘袖手旁觀’”
8月19日黃昏,夕陽熔金,晚高峰車流在古城街道上奔涌不息。與白班師傅短暫交接後,西安好運汽車有限公司出租汽車駕駛員張望的身影便融入了漸起的暮色與霓虹中,開始了他的又一個夜班。
俯身檢查輪胎氣壓、目光掃過儀表盤確認無恙、踩下剎車踏板測試靈敏度……14年來,這一連串發車前的細微動作,已成爲他雷打不動的習慣。
提起張望,許多人並不陌生,他正是今年3月在網上刷屏的“西安‘好的哥’徒手破窗救四人”新聞事件中的主人公。前不久,他榮登2025年第二季度“西安好人榜”(見義勇爲類)。
一位普通的出租車司機,何以成爲“凡人英雄”?答案,就藏在那些日復一日、點滴匯聚的善意裡。
“後怕過,但沒後悔過”
4分鐘,挽救了4條生命。雖已過去數月,但每每回想起3月22日凌晨那場驚心動魄的救人經歷,張望仍記憶猶新。
“當時我正載着一名乘客前往目的地,途經西安北二環與未央路立交橋附近時,突然聽到‘砰’一聲響,定睛一看,前面有輛白色轎車失控撞上路墩,車頭騰起了濃煙。”張望回憶道,思緒拉回到5個月前那個不尋常的夜晚。憑藉多年駕駛經驗,張望意識到這是一起較爲嚴重的車禍,車輛可能很快就會自燃。
“快,咱趕緊把人救出來!”打開雙閃、靠邊停車,沒有絲毫猶豫,張望和乘客李航第一時間衝向了事故現場。冒着嗆鼻的濃煙和逐漸躥起的火苗,他們先後拽開駕駛位和後座的車門,將車內被困的3人迅速救出並轉移到安全地帶。這時,其中一位受傷人員告訴張望,車上一共有4個人。
“得知車裡還有一人沒救出,我的心一下子揪起來了!”張望說。當時火勢已起,副駕駛的車門也嚴重變形,來不及找尋工具,張望直接用雙手掰開車窗玻璃,將最後一位被困人員使勁拉了出來。短短几秒鐘後,大火吞沒了整個車輛。“還好都救出來了。”張望長舒了一口氣。直到消防員撲滅火勢,急救人員接走傷者後,張望和李航才放心離開。
“後來仔細想想,確實會後怕,但從來沒後悔過。”張望坦言,如果再次遇到這樣的危急時刻,他依然會做出同樣的選擇——救人。
“遇上了,就得搭把手”
這並不是張望第一次伸出援手幫助他人。開出租車的14年裡,他手握方向盤,在夜色中丈量着城市的經緯,開出了自己的善行軌跡。
在西安北站,他曾遇到深夜抵達、茫然無措的一位甘肅老人和盲人姑娘,人生地不熟,找不到旅館。張望主動上前詢問,不僅免費將他們送到附近經濟實惠的旅店,還特意下車與旅店老闆溝通,爲他們爭取了更優惠的房費。
在行車途中,他聽到乘客帶着孩子四處求醫治病的曲折經歷,這個魁梧的關中漢子忍不住紅了眼眶。到達目的地後,張望不僅免除了他們的車費,還掏出100元硬塞到對方手中。“我幫不上太多忙,這點心意請一定收下!”說罷,便駕車離開。
更驚險的一次,他搭載了一位突發心梗的老人。張望一邊安撫家屬情緒,一邊迅速規劃出最優路線。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爭分奪秒將老人送往最近的醫院,上演了一場現實版的“生死時速”,爲搶救贏得了寶貴時間。
在張望看來,這些都是再平常不過的小事:“開出租,天天在路上跑,見的人多、事兒也多。看到別人有難處,遇上了,能幫一把是一把,搭把手的事兒,這都沒什麼。”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些看似微小的善意,已成爲他職業習慣的一部分。
“張望是個熱心腸,開出租車十幾年來幫過許多人,去年他還因助人爲樂被獎勵了兩次。”西安市出租汽車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說。
“繼續幫,不能虧良心”
“平凡中見偉大,點贊”“好人一生平安”……張望見義勇爲的事蹟傳開後,網友對他的讚譽在網上不斷刷屏。一位網友留言寫道:“你叫張望,但你沒有在遠處‘張望’,而是奮勇向前搏一搏,真是勇敢!”
榮譽也紛至沓來,“西安好的哥”“西安出租汽車行業見義勇爲先進個人”“西安好人”……日前,中共陝西省委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發佈了2025年第三批“中國好人榜”陝西省候選人建議人選公示,張望的名字出現在“見義勇爲類”名單中。西安市出租汽車行業黨委也號召全行業向他學習,提升服務品質,樹立行業形象,讓這份不懼危險的高尚品德,成爲流動在城市街巷中的溫暖風景。
面對如潮水般涌來的榮譽和社會各界的關注,張望顯得異常平靜和謙遜,言語間依然保持着那份樸實本色。
“看到當時那種情況,救人是我的本能反應,沒有想太多。”在張望心中,自己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情,距離他心目當中的“英雄”標準還“遠遠不夠”。在張望左手虎口處,至今仍留有一道疤痕。“這是那天晚上破窗時被玻璃劃傷的,不打緊。”他輕描淡寫地說。
“我的字典裡沒有‘袖手旁觀’。”對於未來,張望的想法簡單而堅定:“這些榮譽都是大家對我的鼓勵和認可。以後再遇到別人需要幫忙的事兒,我肯定還會去做,不能虧了自己的良心。”這份源自內心的道德感,成爲支撐他一次次伸出援手的力量源泉。
採訪手記
點點星輝,集火成炬;凡人微光,照亮你我。
採訪張望,最打動人的除了那4分鐘破窗救人的驚心動魄,還有他14年如一日“搭把手”的涓滴善舉。他的善良並非腦海中一閃而過的念頭,而是刻進骨子裡的行動自覺——一種“不能虧良心”的本能。
對於困擾許多人的“扶不扶”“救不救”問題,張望用最樸素的行動給出了答案:危急時刻挺身而出,平凡英雄就在我們身邊。他們就穿梭在我們熟悉的大街小巷,以行動書寫大愛,以善行溫暖人心。
(陝西工人報全媒體記者 寧黛豔)
來源:中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