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月製造業PMI 大幅回溫
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採購經理人指數PMI、NMI變動
2月份臺灣採購經理人指數雙雙出現明顯變化,製造業PMI升至54.0、非製造業NMI降低爲49.2。2月PMI大幅回升5.3個百分點,由上月的緊縮快速轉爲擴張;2月NMI則大跌5.9個百分點,爲2022年7月以來首次呈現緊縮,中斷連續長達27個月的擴張。
中華經濟研究院5日公佈此項數據。據中經院分析,2月臺灣PMI組成項目中,有兩項最爲明顯變動,一是存貨:自2022年9月以來、連續26個月的首次呈現擴張,另一是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2月續揚2.6個百分點,爲2024年8月以來的最快擴張速度(54.3)。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陳馨蕙表示,川普提高關稅的說法,使得美國市場自1月出現拉貨關鍵物資,2月則搶設廠佈局的關鍵物料、高階電腦設備等,電子及光學業廠商反映目前產能不足以應付訂單,「整體來看,今年第一季的PMI呈現優於預期,比去年的第三季、第四季明顯改善。」
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簡錦漢提醒,有可能是關稅戰前的拉貨效應,必須小心解讀;中經院副院長陳信宏則說,近月數據確實比較有波動,建議持續關注第一波關稅後的經濟數據如何反應,有助於更準確判讀國內情勢。
至於2月景氣最熱絡的製造業產業,中經院指出,有電子光學產業和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業者回報景氣大好最主要因素,是中國大陸汰舊換新政策,推動消費性電子需求谷底回升;其次則是美國品牌大廠在關稅實施前,針對關鍵性物料拉貨與設備佈局。
陳馨蕙表示,中國大陸官方去年推出手機補貼措施,供應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臺廠去年11月、12月即出現新增訂單與生產指數回升,2月以來更受惠於終端品牌廠的新增訂單。另一端的高階設備,則是工具機械設備業,有美國製造業的訂單,及東南亞的設廠需求,雙雙帶動2月臺灣PMI的回升。
2月臺灣NMI大步跌入緊縮,四項組成指標中,商業活動與新增訂單皆呈現緊縮,八大產業中,住宿餐飲業與零售業於農歷年旺季表現不如預期,年後商業活動與訂單指數大跌,並轉爲緊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