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NBA》反低薪壓榨!女籃明星賽變討錢大會 球迷力挺
女籃球星Brittney Sykes在明星賽拿着加薪標語。(美聯社資料照)
美國職棒明星賽、中華職棒明星賽登場之時,還有美國女籃WNBA明星賽也在這段期間上演,場內焦點之一是「討錢大會」,當晚球員共同喊出了口號「Pay the players」,可以說是球員低薪的積怨爆發。看板球星凱特琳克拉克(Caitlin Clark)穿的抗議T恤寫着:「Pay us what you owe us.(把欠我們的錢付給我們)」
男籃NBA球員平均薪資1000萬美元(新臺幣2.93億),女籃WNBA平均薪資10萬美元(新臺幣293萬)。
WNBA與轉播單位簽下11年22億美元鉅額合約,目前聯盟正在進行勞資談判,球員們對此展現出前所未見的關切。WNBA創立至今每年都賠錢,因此資方給球員的待遇提升緩慢,球員工會認爲商業籃球的主角就是球員,虧錢屬於經營不善的問題,不該由球員承擔低薪。明星賽當晚也有觀衆大喊「Pay them!(付錢給她們)」響應球員的訴求。
即使是超級賺錢、超級高薪的男籃NBA,也不只一次出現陷入勞資談判破裂,2011年的封館危機讓資方把球員的57%拆帳大砍至51%。現在WNBA還沒賺到錢,但已經可以看到顯著的成長,工會主張資方花錢是「投資未來」而不是單純虧錢,NBA總裁仍力主繼續擴編WNBA即是最好證明。
資方陣營認爲女籃規模過小,不可能使用男子運動的拆帳模式。男籃NBA上季營收113億美元(新臺幣3321億),只要撥出一部分就足夠營運開銷。女籃WNBA單季營收創新高達到2億美元(新臺幣59億),但必須保留80%以上維持營運,球員能分的當然就更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