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示警!30億人仍缺基本醫療 急需加速投資

根據WHO 與UNICEF 最新報告指出,2023年仍有約30億人無法獲得基本衛生服務。(圖取自pexels)

世界衛生組織(WHO)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最新發表的報告指出,雖然超過 100 個國家,爲改善醫療機構的基本服務做出努力,不過仍有仍有數十億人無法在安全、衛生、完善的環境下就醫:報告強調,若要達成2030年全球永續目標,各國必須立即加速投入與投資。

根據24日公開的《優質醫療的基本服務:醫療機構中的供水、環境衛生、個人衛生、醫療廢物處理和電力服務》報告指出,2023年仍有約11億人使用缺乏基本供水的醫療設施,30億人無法獲得基本衛生服務,17億人缺乏基本清潔設施,另有28億人身處沒有妥善廢棄物管理的醫療單位。電力供應同樣不穩定,2022年全球仍有近10億人仰賴未通電或電力供應不穩的醫療設施。

儘管如此,全球承諾正逐步達成共識,2025年已有101個國家提供關於醫療設施數據,是2020年的兩倍以上,反映出各國對水、衛生、清潔、廢棄物管理及電力改善的行動加速。報告顯示,超過8成國家已展開至少一項國家行動,如制定標準、進行基準評估等,其中包括衣索比亞(Ethiopia)、馬拉威(Malawi)、尼泊爾(Nepal)、盧安達(Rwanda)與烏干達(Uganda)等發展中國家,展現出積極的改善。

WHO環境、氣候變遷與健康部代理主任Ruediger Krech示警,「每一位病人都應該在安全、衛生且設備完善的醫療機構接受治療。若沒有可靠的水源、衛生、清潔、廢棄物管理與電力,醫護人員將無法有效防止感染或提供必要服務,數百萬人的生命將陷入危險。」

Ruediger Krech強調,目前雖已有進展,但仍有許多人在缺乏基本設施的醫療單位接受治療,各國政府與合作伙伴必須立即加大投資,確保每一家醫療院所安全、永續且具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