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字當頭,不溫不火:25年2季度貨幣政策猜想

飛機上匆匆讀了1季度貨幣政策報告,大多也是老調重彈,沒有太多突破。

基於這個基調,感覺接下來的貨幣政策整體上會延續1季度的基調,在沒有意外衝擊的情況下,不會大幅調整。

兩個字:“穩”與“溫”。穩是穩定的穩,溫是不溫不火的溫。

爲啥?因爲報告寫的很清楚:1季度5.4%的GDP中,貨幣政策有功勞;而對目前匯率(1季度在7.27上下浮動)和資本市場水平都還是讓人滿意的。原文是“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效果較爲明顯” “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價格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維護金融市場穩定,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給定1季度5.4%的GDP增長,3300點左右的A股市場,和7.2左右的匯率——數據上幾個大目標都完成挺好,如果關稅衝擊的負面效果不顯露的話,貨幣政策大概率沒必要不遺餘力。至於經濟體感這個事情,反正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數據上沒有跡象,期望政策大調整,可能有點難。

從報告裡看看,二季度貨幣政策有兩個重要KPI:

1. 應對關稅戰衝擊(原文“ 外部衝擊加大......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還需進一步穩固” )

2. 保持CPI“ 合理回升” 。

目前看,5月7日的“一攬子金融政策”應該已經完成第一個KPI。除非形勢突變,否則有關政策當局沒必要多做功。

所謂一攬子金融政策就是市場解讀無數的“十條”——

1.降低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預計將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

2.完善存款準備金制度,階段性將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的存款準備金率從目前的5%調降爲0%。

3.下調政策利率0.1個百分點,即公開市場七天期逆回購利率從目前的1.5%降至1.4%,預計將帶動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同步下行約0.1個百分點。

4.下調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0.25個百分點,包括各類專項結構性政策工具利率。例如,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從目前的1.75%降至1.5%;抵押補充貸款(PSL)利率從目前的2.25%降至2%。

5.降低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從2.85%降至2.6%,其他期限的利率同步調整。

6.增加3000億元的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額度,由目前的5000億元增加至8000億元,持續支持“兩新”政策的實施,即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廢品以舊換新。

7.設立5000億元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引導商業銀行加大對服務消費與養老的信貸支持。

8.增加智能支農再貸款額度3000億元,並調降再貸款利率,與調降再貸款利率的政策形成協同效應,支持銀行擴大對涉農小微和民營企業的貸款投放。

9.優化兩項支持資本市場的貨幣政策工具,將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5000億元和股票質押回購再貸款3000億元合併,總額度變爲8000億元。

10.創設科技創新債券風險分擔工具,央行提供低成本的再貸款資金,可購買科技創新債券,並與地方政府、市場化的徵信機構等合作,通過共同擔保等多樣化的徵信措施,分攤債券的部分違約損失風險,爲科技創新企業和股權投資機構發行低成本、長期限的科創債券融資提供支持。

洋洋灑灑十條,看着很多。不過仔細琢磨,除了10個bp的降息,大多都是既有的結構化政策,稍微打包了一下。換句話說,要完成對相對疲軟經濟的刺激,未必奏效。

至於第二條保持CPI“合理回升”,這個彈性還是大。1季度平均CPI/PPI是-0.1%/-2.3%,2季度只要高於0,大概就能算得上“合理回升”了。如果CPI(或者PPI)進一步下降,那反而可能會刺激貨幣政策加碼。所以現在的市場非常糾結,上不敢上,下也不敢下,就在猶猶豫豫中震盪。

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目標,從來和美聯儲都有分歧,現在分歧更大:美聯儲是隻關心通脹和就業,而我們可能更關心股價和科技創新,而這兩點,其實結構性政策或者國家隊就夠。KPI的不同,會導向政策工具的不同。當然,也就會導致資產價格波動的方式不同。

還是那句話吧,穩定是壓倒一切的目標。

「 下一個10年,

爲什麼這些人會賺錢?」

xiang shuai

關注微博,獲取更多香帥時評

更多感悟,更多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