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青山鎏金北極紅

□本報記者 張磊

“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誇獎,在基層鄉鎮更是如此。”7月初,漠河市委常委、北極鎮黨委書記文竹用這句話,作爲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開場白。而正在珠海掛職學習的她,仍不遺餘力地爲家鄉的發展獻計出力:搭建兩地融合共建的“綠色通道”、珠海市金灣區與漠河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工作站落戶北極村……

2023年,牢記總書記殷切囑託,文竹帶領全鎮黨員幹部職工錨定“三個更好”目標,相繼策劃推出冰上龍舟、馬拉爬犁等東北民俗體驗項目,引進旅拍等新業態,打造精品旅遊路線,推動漠河啤酒、漠河雪糕等本土品牌成爲爆款。

2024年,搶抓“爾濱熱”和亞冬會旅遊發展機遇,積極探索民宿提檔升級,帶頭走村入戶徵求羣衆意見,制定《北極村村莊風貌規劃》,聘請專業機構爲全村500多戶量身定做3D建模,吸引了一批村裡年輕人返鄉創業以及外來人員投資興業,拾葉知悠文旅綜合體、森也民宿、俄羅斯人家等一批中高端民宿相繼建成投入使用。

在採訪記錄中梳理文竹“紮根”北極的這12年,從黑龍江源頭洛古河村的“大學生村官”成長爲領着漠河北極鎮黨員幹部羣衆奔向更美好生活的“帶頭人”,一名忠誠、實幹,全心爲民服務,時刻學習並深具創新能力、不斷成長的基層共產黨員形象躍然紙上。

忠心向黨

北極鎮有着173公里的邊境線,緯度最高、位置最北。每年冬季冰封期間,都會在黑龍江江面上夾鐵絲網進行邊境管控。“記得當時,爲了快速高效完成江面封控,我們發出了倡議書,號召幹部羣衆一起參加,僅一個小時的時間就有幾百人報名,在接近零下50攝氏度的低溫下,大家熱情高漲。站在江面上,看着五星紅旗迎風飄揚,那一刻我感到很驕傲。我想,這不僅是一個鄉鎮黨委的號召力度,更是鄉親們對黨的信任與忠誠,他們明白守國就是守家,守家就是守國。”文竹說。

行走在北極鎮的三個村裡,人們會發現家家戶戶都自發地懸掛着國旗,邊陲百姓擁護“兩個確立”體現在了每一個日常之中。“我們北極鎮持續強化對黨員的教育管理,不斷夯實黨建根基,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和百姓不斷增強愛黨愛國意識、堅定理想信念,共同築牢邊境紅色堡壘,體現了我們‘身在最北方·心向黨中央’的政治忠誠。”文竹說。

爲民服務

“羣衆的需求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2023年9月以來,我們累計向上爭取的1.25億元資金,全部用於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提升等羣衆最關切、最在乎的民生工作上,讓羣衆真真正正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與關懷。”文竹介紹。

北極鎮的冬季漫長,年平均氣溫-3.6℃左右,平均無霜期僅有88天,取暖是羣衆最急難愁盼的事。從去年開始,文竹就帶領北極鎮領導班子主動謀劃北極村集中供熱全覆蓋,併成功爭取到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項目,漠河全市13個項目有11個惠及北極村,其中就包括北極村整村集中供暖、供水改造等,預計今年年底前全部完工。

旅遊業持續向好,村民們對升級改造自家民宿都有着迫切的需求。爲此,文竹組織召開座談會、村民代表大會等,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全力推動制訂規劃。2024年有24戶進行了房屋升級改造,2025年又有200餘戶提出了申請,正在陸續審覈材料和辦理相關手續。如今,北極村中高端特色民居和精品民宿已成主流,銷售份額也在不斷提升,鄉親們發展旅遊的信心更足了。

主動作爲

2022年時,北極鎮三個村的集體經濟收入一共才70餘萬元,如何破解村集體經濟收入發展困局成爲了擺在領導班子面前的難題。爲此,文竹多次到三個村與村“兩委”、駐村工作隊以及村民代表們一起商量,組織鎮、村幹部出去學習“千萬工程”經驗。新經驗學到了,可是“拿不準”不敢做,當時的文竹就給三個村“壯膽兒”:“大膽去做,鎮黨委和鎮政府會給予最大的支持和保障,遇到政策不懂的,我會幫着協調,一起研究,遇到推動不下去的環節,我會跟大夥一起商量辦法。”就這樣,北極村先行先試成立了村投公司,與龍粵文創合作推出香囊、冰箱貼等特色文創產品。洛古河村和北紅村整合資源,跨村合作經營養殖場,帶領村民成立家庭賓館、馬爬犁、遊艇協會。2024年,北極村接待遊客272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1.12%、84.53%。2024年,北極鎮下轄三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均超過40萬元,北極村突破了10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超過了5萬元。

從“北極紅色驛站”到打破壁壘合力攻堅的“景區黨建聯合體”,從入選全國新時代“楓橋經驗”先進典型的旅遊糾紛“排調管”化解工作法到北極村的首屆農民文化周。十餘年經過不同崗位歷練的文竹,不僅有着創新發展的思路,更有着將藍圖繪成現實的行動力。

“‘把鄉村建設得更好、把生態保護得更好、讓人民生活得更好。’牢記總書記囑託,作爲祖國最北鄉鎮的黨委書記,我堅信在黨的旗幟照耀下,一定會讓‘綠水青山’和‘冰天雪地’源源不斷轉化爲鄉親們的‘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