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區充電樁有貓膩!充100度電收109度電費用?

近日,有市民向鹿城區市場監管局投訴,稱新電途充電站(南塘五組團)、楊府山南門充電站(鹿城區楊府山南門)可能存在收費不規範的情況。昨日,鹿城區市場監管局就此開展電動汽車充電樁“你投我檢”體驗+監督活動,邀請鹿城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消費者代表及行業專家組成體驗監督團,與由鹿城區消保委、鹿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充電站所在地轄市場監管所工作人員組成的執法監督組,以及由溫州市計量科學研究院技術人員組成的技術組,一同來到這兩個充電站,現場抽取充電樁進行計量檢定。

本次檢查的重點包括充電樁外觀完好度、銘牌信息完整性,同時依據計量檢定規程,根據充電站標準度等級,使用標準校驗設備檢測充電樁工作誤差。

當天上午現場檢查結果顯示,兩個充電站均存在服務頁面標註電費單價不符合政府定價的情況,且楊府山南門充電站(鹿城區楊府山南門)的兩個充電樁被檢出工作誤差平均值約爲9%,這意味着消費者使用這兩個充電樁充100度電,約要付109度電的費用。

現場—— 部分收費超標,部分誤差超限

昨天上午,體驗監督團、執法監督組、技術組等一行人先後來到新電途充電站(南塘五組團)、楊府山南門充電站(鹿城區楊府山南門)進行抽檢。

地點一:新電途充電站(南塘五組團)

時間:5月21日9時~10時

存在問題:收費由電費和服務費組成,電費單價與政府定價不一致

昨日9時,體驗監督團、執法監督組、技術組等一行人第一站來到新電途充電站(南塘五組團)。

現場,技術組技術人員首先對充電樁的外觀、銘牌等進行了檢查,然後現場隨機抽取了一臺充電樁進行計量檢定。記者在現場看到,技術人員將一輛充電樁檢測專用車開到了現場,車上搭載有交流電充電樁現場檢測儀等設備。技術人員從充電樁上拔下一把充電槍,將其接到充電樁檢測車的充電口,檢測儀立刻開始運作分析,現場數據同步顯示到一臺外接的筆記本電腦上。

“我們現在抽檢的這臺充電樁屬於二級充電樁,按照國標相關規定,其工作誤差範圍在±2%;如果是一級充電樁,則工作誤差範圍需要在±1%。”技術人員一邊介紹一邊緊盯着電腦顯示屏,時刻關注着數值的變化。

爲了保證檢測結果準確,技術人員針對這一臺充電樁的這一把充電槍進行了兩次檢測,最終取工作誤差的平均值。而檢測結果顯示,該充電樁工作誤差平均值爲0,檢測結果爲合格。

不過,執法監督組工作人員還是發現該充電站存在問題。工作人員通過掃描充電樁上的二維碼進入該充電站的服務頁面,發現當天上午8時~11時,該充電站充電收費標準爲1.29元/度,由電費和服務費兩部分組成,其中電費顯示爲1.20元/度,服務費爲0.09元/度。而根據政府定價,同一時間段,電費單價爲0.8396元/度。就此問題,執法監督組工作人員當即要求該充電站負責人進行整改。

地點二:楊府山南門充電站(鹿城區楊府山南門)

時間:5月21日10時至11時30分

存在問題:兩個充電樁工作誤差平均值約爲9%

昨日10時多,體驗監督團、執法監督組、技術組等一行人來到此次活動的第二站——楊府山南門充電站(鹿城區楊府山南門)。

執法監督組工作人員通過掃描充電樁上的二維碼進入該充電站的服務頁面,發現該充電站也存在與前者一樣的問題。頁面顯示,當天8時至11時,該充電站收費標準爲1.20元/度,由電費1.12元/度和服務費0.08元/度組成,同樣與該時段的電費政府定價0.8396元/度不一致。工作人員當即要求該充電站負責人對此進行整改。

隨後,技術組工作人員在對充電樁外觀和銘牌等進行檢查後,隨機抽取了兩個充電樁進行計量檢定。其檢測方式與前一站一致,同樣也是將充電樁上的充電槍接到充電樁檢測專用車的充電口,車內設備立即開始分析,數據同步顯示到外接的筆記本電腦上。經過檢測,這兩個充電樁的工作誤差平均值都約爲9%。技術人員表示,工作誤差平均值約爲9%,意味着消費者如果使用這兩個充電樁的充電槍進行充電,充100度電就需要付約109度電的費用。“這兩個充電樁是老款,以二級充電樁的標準進行檢測,它們的檢測結果顯然是超標了。”

考慮到現場隨機抽取的兩個充電樁的工作誤差平均值均超過國標要求,執法監督組工作人員當即決定當天下午對該充電站所有充電樁進行檢測。得知這一情況,該充電站負責人當場表示希望技術人員幫助他一起找到問題所在,一定積極整改。

17時許,記者從鹿城區市場監管局瞭解到,由於該站點充電樁數量比較多,相關檢測結果還沒有出來,後續將定期通過該局微信公衆號進行集中公佈。同時,根據現場檢測結果,該局已對檢定不合格的充電槍予以停用,後續將進一步調查取證。

新舉措—— 充電樁信息一碼可查

5月20日,鹿城區市場監管局在桂柑社區開展的“計量順時代之需,應民生之盼”計量惠民主題活動中,創新推出電動汽車充電站智慧監管體系,通過“數字賦能+透明公示”雙管齊下,讓新能源車主實現“透明充電、放心消費”。

活動現場,鹿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標準計量科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詳細介紹了電動汽車充電站智慧監管體系,並展示了一塊以“綠色充電,一‘鹿’無憂”爲主題的電動汽車充電站信息公示牌,接下來會在全區充電站進行推廣。

記者現場瞭解到,這塊電動汽車充電站信息公示牌搭載兩大數字化模塊,一是GM2D溯源模塊,每個充電樁專屬的GM2D二維碼如同“電子身份證”,市民掃碼即可獲取設備生產廠家、出廠日期、使用單位等基礎信息,同步顯示計量器具強制檢定記錄;二是電價公示模塊,創新開發的動態電價查詢系統直連國家電網數據,實時顯示當日峰谷平各時段電價標準,消費者掃描電價碼後,可對照充電賬單逐項覈驗服務費+電價構成,系統同步公示價格監督電話,讓消費者實現“雲監督”。

專家、消費者代表說——真正做到明明白白消費

活動現場,來自溫州市汽車工程協會的錢路加點贊這次鹿城區市場監管局推出的電動汽車充電站信息公示牌,“有了這個公示牌,消費者掃一掃就能輕鬆知道充電站的收費組成,知道電價是多少,收費合不合理,真正做到明明白白消費。”

消費者代表王先生正巧幾個月前剛剛購置了一輛新能源汽車,由於小區沒有條件安裝充電樁,平時他都是在家附近的充電站進行充電。王先生表示,爲了省錢,他基本是選擇谷電時間段去充電的,但是即便這樣,不同充電站對於收費標準的標註,常常讓他看不懂,有點消費得不明不白的感覺。這次通過參加活動,他知道了如果電費標價高於政府定價是不合理的,也瞭解到了鹿城區將在所有電動汽車充電站掛上電動汽車充電站信息公示牌的消息,這樣一掃碼就輕鬆看到收費標準,現場就能和充電站服務平臺的收費標準進行對比,這個舉措大大方便了市民。

來源:溫州晚報

爆料加微信 :kkwz0577、WZSK1112

爆料加微 : wzs112 務合作: mocheng0577

更多新鮮資訊,關注鮮快報